索引号 113209020143606056/2023-17115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亭湖区 发文日期 2023-05-30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健康在亭湖”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政策解读

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力推动亭湖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和叫响“健康在亭湖”品牌,创塑主城区精致舒享生活新标杆,近日我区制定了《“健康在亭湖”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现对其解读如下:

《方案》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主要明确了《方案》的根本遵循和制定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新发展理念,围绕盐城市委、市政府对亭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首位、首席、首选”目标,实施“六项工程”,持续发力全龄友好、全域均衡、全面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努力实现亭湖“大健康”体系供给保障强、服务能力强、产业基础强、品牌影响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亭湖新篇章打下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第二部分为定位追求。主要围绕民生至上、健康优先,扶优培强、打造高地,补齐短板、强基升级,“三医”联动、数字赋能,培育产业、彰显优势,争先创牌、增强后劲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方案》制定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为预期目标。《方案》明确了2023-2025三年内城乡居民健康“首位”目标、健康资源配置“首席”目标和健康服务品质“首选”目标,到2025年,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格局科学合理,“健康在亭湖”品牌初步形成,成为亭湖“高质量民生四件事”(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的重要一极和标志性服务品牌。

第四部分为主要任务。主要明确了实施“六大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 一是实施“三医”联动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区人民医院2023年加入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挂牌省人民医院医联体单位,力争2025年创成三级医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建成东亭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楼、盐东镇卫生院配套工程,2024年5月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竣工,总床位达1000张。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建成黄尖中心卫生院和便仓镇卫生院急救站,2024年创成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二是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完善评聘升全链条、引培留用全方位、科教研医一体化的卫生健康人才政策体系,招引医学高端人才,提升专技人才总量,每年招聘卫生专业人数不少于50人,加大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大专学历不低于60%。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到2025年,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不含药品、耗材支出)比例达45%。三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突出专科建设,2024年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级评审。深化基层示范创建,到2025年推荐标准单位创成率达70%,省社区医院创成率超50%,盐东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建设标准。突出“一院一特”引领,到2025年全区市级基层特色科室总数达30个。持续开展基层中医馆提档升级,到2025年15家镇街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四级及以上标准。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2023年区人民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2024年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移动公卫服务等业务融合、信息整合。四是实施网底夯实工程。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分年度新(改、扩)建一批卫生室,完成5个公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复建工作,强化设施、设备、人员、投入等综合保障,力争3年内新增“村医”100人。2023年开始,新进卫生室人员全部实行“镇聘村用”派驻制。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60%。提升村卫生室单体规模和服务辐射能力,到2025年,实现基本标准卫生室全覆盖,创成省甲级村卫生室15个。五是实施健康服务工程。聚焦困难群众,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快“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2023年底,力争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区,实现市级基层医疗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创成率100%,每年创成省级规范化门诊1个。2024年,区妇计中心创成省甲等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力争每年创成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省级2个。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区每万人托位数达45个,实现村居托育服务全覆盖。每年新增省健康村3个、省健康社区3个,创成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校1个。六是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2023年,悦达仁逸康养中心正式对外运营;2024年,建成“金拐杖”养老护理院并正式对外运营,区社会福利中心通过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公建民营改造升级后重新对外开放,到2025年,全区医养结合机构达8个以上,护理型床位总数达3000张,占比达70%以上。优化健康产业布局,力争在医疗器械、康复和健康养老等领域各引进1-2个重大项目,到2025年,全区大健康产业中规上工业企业从目前的4家增加到10家,加快构建以“医药养健游”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一是明确了人员保障。成立区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出台行动计划配套政策措施,定期研究会办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区卫健委牵头,区各有关部门和板块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切实增强工作合力。二是明确了经费保障。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的卫生健康经费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明确了制度保障。将实施方案内容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街园区及相关部门单位高质量发展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检查,定期通报进展,切实凝聚合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