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农四季
(第39期)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1日
水稻分蘖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水稻分蘖期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二代白背飞虱、早栽插稻田纹枯病、二代大螟、二代稻纵卷叶螟、三代灰飞虱、稻叶瘟、细菌性病害等。
一、发生趋势
1、二代白背飞虱:6月下旬以来一代成虫陆续迁入我区,7月19-20日田间调查,平均百穴虫量53头,以低龄若虫为主,同时还查见少量成虫,预计7月下旬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发生程度中等发生,如今后南方虫源继续补充迁入,发生程度还会加重。
2、二代大螟:灯诱,二代成虫6月24日始见,诱蛾相对集中的时段分别在6月30日-7月3日、7月6-8日和7月10-12日,田间已查见大螟为害形成的枯心苗,如忽视防治,枯心苗发生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自然发生程度为轻-偏轻发生。
3、二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7月14日见蛾,当日调查移栽田平均亩蛾量2头, 去年同期未见蛾。预计幼虫将在7月20日后陆续孵化。从目前虫情分析,二代稻纵卷叶螟自然发生程度为轻发生,如近期南方虫源继续补充迁入,发生程度进一步加重。
4、三代灰飞虱:7月19-20日调查,平均百穴虫量51.5头,以低龄若虫为主。从田间虫龄结构分析,预计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二峰在7月底,随着三代若虫不断孵化,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但自然发生程度将为轻发生。
5、稻叶瘟:今年入梅以来雨水偏多,加之高感水稻稻瘟病的糯稻、南粳系列、金粳818等种植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稻叶瘟的发生,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报,7月底前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发病田块如不主动用药控制,田间水稻叶瘟病情将快速上升。
6、纹枯病:目前人工移栽、机插水稻早栽田已开始发病,始见期较去年晚2天,直播稻田尚未查见发病。随着水稻群体的增大,以及适宜的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移栽稻田纹枯病将迅速上升。
7、细菌性病害: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下旬我区仍以多雨气候为主,十分有利于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扩展、蔓延,老病区以及杂交制种稻田要主动用药,做好细菌性病害的预防工作。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主治二代白背飞虱、二代大螟、早栽插水稻田纹枯病,兼治二代稻纵卷叶螟、三代灰飞虱,查治稻叶瘟、主动预防细菌性病害。
2、施药适期:用药时间在7月24-25日。
3、药剂配方:
(1)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吡蚜酮、吡蚜•噻虫胺、三氟苯嘧啶。
(2)防治大螟、兼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
稻桑混栽区:可选用稻丰散加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用。
(3)防治稻叶瘟:可选用稻瘟灵、稻瘟·三环等。
(4)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冈A·戊唑醇、苯甲·丙环唑、噻呋·戊唑醇等。
(5)预防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噻霉酮等加有机硅助剂(丝润等)对水喷雾。
4、施药方法:采用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公斤,使用植保无人机用水量不少于1.5公斤。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寸以上,用药后保水5-7天。多阴雨天气下施药,每亩加入有机硅(丝润等),可显著提高药剂耐雨水冲涮能力和防治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褐飞虱对噻虫嗪产生极高抗药性,不要使用噻虫嗪单剂及其复配剂,同时要避免单独使用吡蚜酮、呋虫胺单剂。
2、秧苗叶片有露水或雨水时勿施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操作规程,避开高温时段用药,做好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严防发生人畜中毒。
3、蚕桑地区要选用安全性好的药剂,禁止使用沙蚕毒素类药剂,并要避免药液污染桑叶。养蜂区域禁止使用丁虫腈。
4、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
5、保护农田环境。农药使用过程中通过多次清洗等方式减少、清除包装废弃物内农药残留,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6、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