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虫 情 报
第十七期
盐城市亭湖区植保植检站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秋播麦田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秋播期间是防治大、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尤其对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的防治都十分重要。麦子播期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是:麦类黑穗病、大麦条纹病、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地下害虫等,以及宁麦13等小麦品种的茎基腐病。在防治方法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综合利用其它防治措施,力争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一、强化检疫:严把种子检疫关,未经检疫合格的一律不能作为种子使用。
二、选用抗、耐病品种,精选麦种、晒种:大麦黄花叶病发生地区宜种植苏啤、扬农啤等等抗病品种;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田可选用镇麦12、扬辐麦4号、宁麦13、郑麦9023等抗(耐)病品种。在播种前晒种1-2天,精选健康饱满种子,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增强抗病性。
三、搞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土传病害:
小麦:预防黑穗病、纹枯病:可选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克对水200毫升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20ml,加水180毫升,拌麦种10kg。预防全蚀病:可选用12%硅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 20-30毫升对水100-120毫升,拌麦种10公斤,然后堆闷10-12小时,晾干后播种。预防小麦根腐病:可选用25g/L咯菌腈悬浮剂 20毫升对水180毫升拌麦种10公斤。预防小麦茎基腐病可试验示范戊唑醇、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
大麦:可试验示范40%萎锈·福美25-30毫升,拌麦种10公斤,预防大麦条纹病、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
四、科学防治旱茬田地下害虫:
1、毒土法:每亩用5%二嗪磷颗粒剂1-1.5公斤,拌肥料或细土于耕耙前撒施,随耕翻入土,可有效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2、毒饵法:蝼蛄较多的田块,也可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毫升加适量水稀释喷拌到2公斤炒香的麦麸、豆饼、米糠等饵料上,傍晚撒施于田间。
五、注意事项:
1、要根据用种量,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均匀拌种,不得随意加大用量,以防止发生药害。
2、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将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但必须先拌杀虫剂,堆闷晾干,再拌杀菌剂,拌好杀菌剂立即播种。
3、用有机磷农药拌种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剩余的毒种要做无害化处理,以防发生人畜中毒。
4、要慎用水溶性液剂、水乳剂型药剂拌种,以免影响出苗。
5、农药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要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者。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