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大市区建设,丰富市民生活,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全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步伐,继续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特色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亭湖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就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狠抓今年秋播布局规划和明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全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模
指导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为方向,着力调整农业产业、产品和区域结构,进一步扩大全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模,推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业。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带。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则,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优化服务加强引导的原则,确保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发展目标。从今年秋播开始,加快冬季高效农业开发,继续大力实施高效农业“一三五”和“双百”工程,全力推进高效农业增加亮点、扩大规模。通过结构调整,使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左右,其中种植业亩效益要实现“普及2000元、扩大5000元、培植8000元”的总体发展目标;养殖业上畜禽规模化养殖提高5个百分点;每个镇都必须培植1个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每镇新引进建设1个以上投资额超500万元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要坚持布局先行。秋播一局定全年。各地要围绕目标搞好布局规划,重点突出实施新一轮“一三五”工程、“双百”工程及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做好规划。要按照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发展重点,规划要明确项目内容、实施地点、总体规模、实施步骤、建设主体、运作机制、资金来源、推进措施、扶持政策等方面内容。
二要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要结合实施新一轮“一三五”工程,全区每个村再新增100亩以上的高效农业示范匡,每个镇继续新建300个以上大棚和5个规模养殖大户(小区)。要抓住秋播关键时期,扩大应时蔬菜、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规模。发展秋延后和春提早设施栽培,发展立体种植模式和名特优种植项目,推广稻—蒜、稻—菜—菜、稻—菜—瓜等种植模式。重点实施好南洋东团500亩大棚蔬菜、青墩洋湾500亩香甜瓜、盐东正洋200亩日光温室大棚、新兴前营300亩设施蔬菜、永丰500亩黄金梨拓植、伍佑构港100亩蔬菜基地、步凤红升300亩苗圃和300亩大棚西瓜、便仓金陈500亩大棚蔬菜设施种植项目,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全区新增大棚5000个以上,蔬菜复种面积由16万亩扩大到20万亩,其中新增设施种植面积1万亩,总面积达到5万亩。同时,继续大力发展食用菌、四鲜杂粮等特经作物,特经面积扩大1万亩,达到5万亩。加快发展花卉林果栽培,新建苗木基地2000亩,新造防护林2000亩,新增果树面积2000亩,新拓桑园面积4000亩。
三要推进规模化养殖。要以发展养殖小区,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为方向,不断扩大规模养殖的比例。重点建设好南洋东团1000头生猪、青墩头灶10万只种鸡、盐东东南32000羽蛋鸡、新兴前营10万羽蛋鸡、永丰万头猪场和万只獭兔、伍佑伍东400头梅花鹿、步凤仁智35000只鸡鹅、仁智500亩对虾、便仓金陈500亩水产等养殖项目。全区新建或扩建年收入超10万元的养殖大户40户,年收入超2万元的养殖户400户,生猪和家禽规模化比重分别达38%和75%,使生猪饲养量达9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000万羽。水产业上要充分利用沿海、盐淮高速和204国道改道建设形成的取土坑,发展南美白对虾和金鱼、观赏鱼等“特水”养殖,全区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3.1万亩。
四要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各镇要围绕本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和平台。今年秋播,各镇都必须重点规划建设1个500亩以上的蔬菜、林果花卉、畜牧业或综合性镇级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的园区,园址内没有项目的要尽快流转土地,引进能人,落实项目,加快建设,并做好园区的品牌宣传;园址内已有项目的,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发展高效农业。各园区要通过今年秋冬季节的建设,初步形成基础设施配套,种养项目初见成效,种植业园区规模达500亩以上,养殖业园区规模达100亩以上。区政府将加大投入扶持力度,结合省、市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在镇级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层次,重点打造体现全区特色和水平的区级农业示范园区。依托城郊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和放大毕华丽农业园、大洋湾运动生态园、伍佑构港绿色庄园等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新去处。
二、落实关键措施,增强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全区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
1、坚持多元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对今年已申报的设施农业、产业化、土地治理、水利建设、科技入户、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三项工程、林业建设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在政策范围内进行整合使用,重点投向设施种植和规模养殖项目。农业资源开发项目要整合10%的项目资金用于发展项目区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设施农业项目,便仓的全部投入到富民大棚蔬菜基地,新兴大棚项目资金要全部投入到前营园区,区农产品产销协会的要全部投入到青墩香甜瓜基地,新兴南美白对虾项目资金要全部投入到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区畜禽养殖协会及国投养殖项目资金要用于引导扶持全区重点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建设;蔬菜办项目要集中整合,重点投向南洋东团园区;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要集中投入到“四鲜”杂粮、区级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使用项目建设资金,要尽量采取招商引资、以奖代补形式,扩大项目建设规模和层次,配套资金到位后项目资金再拨付,避免就项目补贴资金建项目、机制不活、责任不到位、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区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以奖代补。对盐东镇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在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上要适当予以倾斜。加大区、镇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在高效规模农业和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上出台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引进三资投入现代农业建设。加强金融服务,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发展农业项目提供小额贷款支持。
2、扎实推进产业强农,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明年,每镇要确保引进1个以上,投资超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全区要引进投资超1000万元项目5个以上,进入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大宏纺织、汇源果汁、红蜻蜓油脂、泰来神奶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放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继续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扶持壮大泽丰油脂、瑞智生物等现有龙头企业扩规模、增效益。加快推进规模种养基地建设。重点抓好青墩西甜瓜、永丰黄金梨、南洋“四鲜”杂粮、盐东羊角椒等种植基地和家禽、南美白对虾、奶业、山羊、梅花鹿、兔业等养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永丰万亩黄金梨、青墩万亩西甜瓜、盐东万亩羊角椒,步凤万亩林业,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一镇一业”。
3、扎实推进流通活农,加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盐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千方百计启动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设,明年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尽快把市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农副产品流通中心。要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将已有一定规模的宏广畜禽合作社、新兴禽蛋合作社、盐红羊角椒生产合作社等发展成为省、市级“四有”合作组织。明年要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个,各镇要培成市级“四有”合作组织1家,全区要培成省级“四有”合作组织3家。新增农民经纪人200人。
4、扎实推进科教支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要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积极示范推广喷灌滴灌、日光温室等高效设施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新体系。积极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新优品种,提高种植业良种覆盖率和畜牧业良种普及率。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明年新增联合收割机20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三麦精少量播种机100台,实现机插面积30000亩。同时,大力推广服务于现代都市农业的定量播种机、大棚耕整机、高性能微量喷雾机、花卉苗木绿地管理机械等特色农业机械。积极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明年要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500人。强化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全区明年确保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以上。
5、扎实推进生态优农,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对已具备创建品牌的产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广沼气建设,明年新建沼气池1300座。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户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明年全区要完成成片造林折实5万亩,新建并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250亩,创建林业示范村40个。
6、扎实推进土地流转,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提供土地资源。积极做好依托乡镇农经部门成 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信息、中介等服务。各镇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引导力度,对发展高效种养项目流转成片土地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在保护和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放活农业项目用地政策,对不破坏耕作层的畜禽饲养用地、农业生产配套用地,对建设种养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物,落实临时用地政策。土地整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先安排在土地流转集中成片地区。对流出土地的农民,优先安排在流入土地的项目单位就业。对愿意从事非农产业的,由劳动部门免费提供一次就业培训。坚持依法流转,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纠纷的协调处理,积极引导流转双方办理规范的流转手续。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势推进各项工作,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供保证
1、强化责任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各镇党委和政府务必要统一认识,克服思想上的畏难情绪,立足早发展、快发展。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稳妥、扎实开展好当前秋播和明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各地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抓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部规划、一套实施办法”的要求,一件件地抓好落实。尤其要抓好示范园区、专业大户,通过典型示范促进面上工作。
2、强化政策扶持。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在建立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扶持专业大户过程中,既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又要积极探索“稳制活田”的土地流转制度,细致稳妥地做好转包工作;对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建设还要与金融部门加强联系,给予信贷方面的支持;在用地、用水等方面,有关部门应积极搞好服务。要确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向高效农业。区镇财政支农资金要增加对结构调整项目的投入,特别是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重大技术的推广要给予重点倾斜;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建设贷款要争取给予贴息。
3、强化督查考核。区里将对今年秋播工作和明年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行督查考核。同时,对中央和省、市、区的政策措施是否真正落实、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是否真正到位等工作跟踪督查,定期汇总通报,确保领导精力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举措到位。对于督查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认真整改,不允许打折扣或出现偏差失误。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服务大市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
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