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亭湖,“云”上看名医正以其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医疗专家“面对面”会诊,基层医生实时获得“手把手”指导,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前不久,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接收一例肺癌术后病人,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医生通过区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远程会诊平台,与某三甲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连线。双方专家“屏对屏”共同研判患者病历、化验结果、影像资料以及用药等情况后,对治疗方案作出及时优化调整。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作为普通老百姓,不用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家团队的诊疗意见。真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但方便还舒心!”患者家属激动地说。
开展“云端问诊”,是我区促进医疗资源共享的生动实践。作为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核心举措,区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为主要目标,积极与市域外知名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等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与京、沪、宁等地区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
据区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程红春介绍,自去年12月中旬区会诊转诊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主动对接上海、南京等地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名医专家库,并根据患者需求,积极联系相关医疗专家,在协调医疗资源、解决患者疑难病症、降低患者就医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会诊74例,有效满足门急诊患者的跨科室协作需求。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健康在亭湖”品牌建设,以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加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知名医疗专家诊疗服务,切实破解“看病难、看病远”的民生难题。
远程医疗不仅将“专家号”请到群众身边,更将先进技术送到基层卫生院。上月底,青墩卫生院接诊一名胸部外伤患者,当班医生完成CT影像拍摄后,随即点击上传资料按钮,区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主治医师程福康便通过远程影像系统,实现同步阅片、出具诊断报告,并指导基层医生完成治疗,整个过程仅用时20分钟。“远程平台就像‘云端导师’,既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断,也提升我们的诊断水平。”基层卫生院医生对远程影像系统普遍赞叹有加。
目前,我区已建成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15家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覆盖全部村卫生室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紧密型医共体发展体系。通过“实时病例讨论+专项培训”等模式,累计开展教学活动近百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千余人次,远程会诊、培训、手术指导等一体化在线医疗服务矩阵建设快速推进,基层医疗诊治水平显著提升。
“远程医疗不是简单‘联线’,而是通过数据互通和机制创新,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落实。”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区正加快完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推动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共享。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数字化协作,拓展5G远程手术、AI辅助诊断等新场景,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远程健康服务体系,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全力打造长三角远程医疗协同发展“亭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