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颐养在亭湖 养老不离家

  • 访谈嘉宾:亭湖区民政局局长:杨维华
  • 访谈时间:2023年08月21日 15:24
  • 访谈摘要:详细介绍“颐养在亭湖”品牌建设的工作情况。
文字实录
  •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亭湖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颐养在亭湖  养老不离家”。今天为大家邀请到的是亭湖区民政局局长杨维华同志。杨局长您好!


    杨维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区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各位网友交流“颐养在亭湖”品牌建设的工作情况。“颐养在亭湖”品牌建设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高品质民生“四件事”之一,主要任务是构建与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颐养、老有所乐、老有作为”,让“亭湖夕阳红”成为亭湖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主持人】“颐养在亭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杨维华】总体目标是按照“社会尊老、环境适老、社区颐老、产业康老、文化乐老”的思路,推动和完成老龄颐居、居家颐享、身心颐康、幸福颐和等“四大工程”建设,用三年时间打造在全市领先、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颐养在亭湖”特色品牌。


    主持人】刚刚杨局长提到了“四大工程”,能否给各位网友详细地介绍一下?


    杨维华】在“老龄颐居”工程方面,主要包括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加快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社区养老设施达标率、打造高质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广“嵌入式”养老服务站建设、加快老年人助餐和助浴点建设等6个方面。在“居家颐享”工程方面,主要包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提质养老上门服务、建立数字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拓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等5个方面。在“身心颐康”工程方面,主要包括优化康养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养老服务市场化格局、优化养老机构功能结构、推进医养联合体建设、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等6个方面。在“幸福颐和”工程方面,主要包括造浓尊老亲老孝老浓厚氛围、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3个方面。


    【主持人】据了解,“颐养在亭湖”已经实施了一年多,我区也探索总结了一系列的模式和经验,杨局长能否跟各位网友分享一下?


    杨维华】好的。一年来,我们经过探索和实践,主要总结出了“原居养老”新模式,针对城市社区的特点,我们形成了“四元融合”居家养老模式,即居家与社区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专业与志愿融合、事业与市场融合。针对农村老年人分散、设施难覆盖等特点,我们形成了“三点支撑”原居养老模式,即医养一体机构提供康复护理支撑、互助睦邻点提供专业服务支撑、关爱服务网络提供居家照料支撑。


    主持人】杨局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


    杨维华】一年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聚力打造“颐养在亭湖”服务品牌,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重点推进老龄颐居、居家颐享、身心颐康、幸福颐和等“四大工程”建设。

    一是老龄颐居,聚焦“不离家”,加大投入,积极打造老龄友好社区。突出“适老”,经济困难高龄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独居老人家庭一键呼叫报警装置安装全覆盖,完成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55个,保障了高龄老人居家安全。着力“便民”,先后建成并市场化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15个、“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9个、老年人助浴点5个,并配置流动助浴车2辆,城区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农村服务网络,建成并开放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6个。关注“质效”,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标配了助餐、助浴、日托、全托、观影、健康监测、康复等十项基本功能,通过“五社联动”每日开展1场以上培训、演出、比赛等助老活动,每个中心日均服务老年人数、老年人满意度达到“双80”。

    二是居家颐享,聚焦“可及度”,深化创新,全维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个性”提质,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由“普惠制”升级为“个性化”,在原有上门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将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助浴补贴范围,为失能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上门助浴服务。“数字”赋能,建设“亭颐养”数字养老超市,整合优质服务资源,打通需求与供给产业链条,实现老年人居家享受“淘宝购物”式养老服务。与燕舞康养公司合作,已经完成数字养老超市总体框架设计和线上系统初步开发, 3个线下直营门店 8月份开展试运营。“多元”供给,创新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模式,引进上海专业团队,首批选择50名参战老军人、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等有特殊贡献的老人家庭建设高标准家庭照护床位,并联动长期护理保险,满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实施“共享助老行”项目,依托镇级社工站,设置辅具共享点,免费或低偿向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康复辅具租赁服务。

    三是身心颐康,聚焦“产业化”,错位协同,优化康养产业发展布局。康养融合,现有7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一体化,护理型床位达到1428张,占比超过90%。专长发展,按照“一家一策”的思路,精准定位养老机构,采取专长化、差异化的措施提升养老机构的吸引力。旗舰聚能,引进悦达、中交集团,投资1.2亿元,建成悦达仁逸康养中心,打造市域全维度高品质康养机构。

    四是幸福颐和,聚焦“幸福感”,弘扬敬老,建立老人关爱新模式。文化供给丰富,连续组织两届公益创投,引导17个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助老活动,累计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社区等场所开展各类尊老助老主题活动200余场次,满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探访关爱常态,建立空巢独居老年人“三级探访”制度,实施常态化探访关爱,依托镇(街道)社工站,通过小组活动、个案服务形式,引导空巢独居老年人组建互助服务组,相互探访、抱团养老,密织空巢独居老年人探访关爱网,老年人说话有人、娱乐有地、精神有托。社会参与广泛,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活动,参与社区公益慈善、教科文卫、法律援助等事业,支持社区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联助和志愿活动,彰显亭湖“夕阳红”。


    主持人】这些经验和成绩来之不易,体现了我们亭湖民政人敢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干劲和闯劲,我想可能更多的是体现了我们民政人“民政为民”的理念。还请杨局长再介绍一下下一步的打算或者重点工作。


    杨维华】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提质“颐养在亭湖”品牌内涵,组织实施社区养老首位行动、养老模式创新行动、康养产业集聚行动、农村养老提升行动、乐龄友好关爱行动等五大行动,通过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一步织密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亭颐养”数字养老服务超市,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探索完善助餐模式,计划在城市推行“长者幸福食堂”+送餐+上门做饭等新模式;创新农村助餐模式,探索“五个一点”农村助餐路径,即“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助一点、个人出一点”,实践“长者幸福食堂”+“长者幸福餐车”助餐模式,努力满足老年人多维度“原居养老”需求,让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主持人】感谢杨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使我们对“颐养在亭湖”品牌建设工作有了深入了解。再次感谢杨局长,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杨维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主持人】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