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迅”应汛!各地筑牢梅雨季“安全堤坝”

发布日期:2025-06-27 10:09 来源:亭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又到梅雨季,全区上下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从水利设施守护、交通保畅,到街道排涝、堤防加固,各地各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链条推进防汛减灾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青墩中心河南闸站,由机电工程师、水利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定期对泵站机房开展“清单式”巡查。“电气设备运行温度正常,闸门闭合度正常,符合防汛标准。”检查完毕,技术人员在记录本上详细标注。

为保障梅雨季24小时连续运行需求,区闸站运管项目部创新建立“1+N”联动保障机制,以主站为枢纽,统筹调配兄弟单位技术骨干,确保专业力量在岗在位。

早在梅雨季来临前,区水利局便启动专项行动,开启“备战模式”:组织专业团队对涵闸、泵站、河道进行检查,完成辖区内18座老旧机组升级改造,组建多支专业巡检队,对全区426座涵闸、168座泵站开展“全面体检”,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疏浚20公里,清理淤泥30万立方米,关键节点疏通率达100%。

“依托水雨情自动监测网络,我们实时掌握气象水文动态,及时调整闸站调度方案。”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加密设施巡查,确保在极端天气下实现“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

为保障梅雨季交通出行安全,区交通局从道路养护到隐患处置全链条发力。6月22日,在黄尖镇丹鹤线路段养护现场,养护工人手持专业工具,仔细修剪遮挡交通标志牌的行道树枝叶。“梅雨季植物生长旺盛,枝叶遮挡交通标识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如果发生连续强降雨,还容易引发路面坑槽、积水等问题,必须提前排查处置安全隐患。”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主任介绍,他们已对全区主干道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标志遮挡、排水不畅等隐患点,确保雨季道路安全畅通。

隐患排查治理中,区交通局创新推行“清单式+闭环式”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530人次专业巡查力量,对全区770公里农村公路、990座桥梁开展“拉网式”“循环式”排查,建立“一路一档”隐患台账。重点整治行道树倒伏、标志遮挡等15处安全隐患,同步完成排水系统清淤疏浚,确保主次干道路面、桥洞涵洞道“零积水”,让平安出行成为梅雨季最坚实的民生保障。

在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基层防汛一线同样严阵以待。6月25日清晨,新兴镇皮岔河永西村段堤防上,30名身着迷彩服的防汛抢险队员正紧张作业。机械组操作打桩机加固堤基,人工组装填搬运沙袋,巡堤组仔细排查渗漏点。据新兴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19日以来,该镇已启动一线排涝站,累计开机80小时,将内河水位精准控制在0.8米常水位以下。特别对在建的西冈河综合治理工程,创新实施“双岗双责”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确保工程建设与度汛安全同步推进。

不久前的强降雨期间,毓龙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监测点数据。在物资大院10号楼,“党员突击队”冒雨对D级危房开展“敲门行动”,成功劝导居民撤离;大圣小区内,工作人员协助C级危房住户安置转移;在历史积水点水电巷、东关西巷等地,新安装的大功率排水泵全力运转……“防汛期间,街道党工委紧急召开研判会,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机关、村居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56台抽水泵持续作业、119人次不间断巡查,以实际行动筑牢居民安全防线。”毓龙街道防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城市到乡村,从水利到交通,我区坚持条块协同作战,以科学部署、主动作为构建立体化防汛体系,全力以赴筑牢安全防线,用担当与行动迎战梅雨季,守护城市安宁与万家灯火。

转载来源:亭湖发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