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盈城,市民“赏绿”又“享绿”!

发布日期:2025-05-23 10:56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推动城市绿地开放共享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城市建设中绿色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驱动力。前不久,江苏省第三批开放共享城市绿地清单发布,我区的通榆河生态廊道(青年路北)、廉政法治公园成功入选,生动体现“亭湖绿”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绿意蔓延,转角遇见“诗与远方”。聚焦草坪、林下空间、空闲地,我区大力拓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变市民“赏绿”为“享绿”,满足大众拥抱自然生态、开展户外活动、体验健康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周末午后,在通榆河生态景观廊道边,市民张女士和姐妹们搭好帐篷,围坐在野营桌边,习习微风拂面,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压力,只有自然的清新和放松。”张娟说道。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就会聚集不少野餐休闲、惬意放松的市民。当草坪拆去围挡,人们便从绿地的“观赏者”变为“体验者”。

“一开始,我们就把开放共享理念融入通榆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的方方面面,充分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需求。”盐城海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工程管理专员陈鑫说,“除了传统公园健身器材、健康步道外,廊道还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精心打造涵盖1个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及2个足球场的运动矩阵,并配建停车场,既为市民开辟多维度休闲运动新场景,更破解长期困扰的桥下空间治理难题。”

通榆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工程南起世纪大道、北至盐靖高速,全长约12.8公里。主要包括运河心公园、生态特色田园、生态防护林等六个景观园林区,绿化面积接近24万平方米,有香樟、垂柳等各类乔木、灌木10400多棵,健身器材27套,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活动空间的同时,还传达着“绿色、运动、健康”的新生活理念。

当桥墩成为运动场的天然顶棚,曾经被遗忘的混凝土森林里,拍球声与欢笑声正重构着城市边角空间的叙事逻辑。曾经以“银发族”为主角的城市绿地,如今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在距离通榆河生态景观廊道不远的地方,一片占地约300亩、能够满足全龄段市民社交的通榆河营地就收获不少好评。

营地建有标准规格的足球场、集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登瀛小筑、能容纳几千人的星空音乐会草坪、遮阳纳凉的泡泡屋和可容纳500辆车的大型停车场。同时,无人售货亭通过扫码识别结算,智慧厕所显示实时空位,科技与自然在此无缝交融。在廉政法治公园,市民同样也能感受到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带来的“小确幸”。走在“漫画小径”上,市民李先生带着孩子阅读廉政故事景墙。他告诉记者,“这些用现代插画表现的古代廉吏故事,比看书更触动人心。”

位于青年路与东环路高架交叉口的绿地处,则藏着健身“黑科技”。市民李伟站在智慧步道交互终端前,LED屏立即显示“心率82次/分钟,建议进行舒缓拉伸。”据亭湖城建集团千汇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介绍,该绿地集生态、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用绿化隔离高架与居住区,配备智慧步道交互终端、智慧心率站等设备,可以记录运动轨迹、卡路里消耗量、心率等,吸引周边市民纷纷前来体验。

近年来,我区深挖整合边角地块、社区街巷及滨水岸线资源,实施拆违建绿、立体植绿等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城市公园迭代升级、景观绿地多维营造、生态廊道贯通重塑,积极构建全龄友好的活力生态场景,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成为现实。同时,持续加强绿化养护工作,建立公园草坪、林下区域和城市绿地长效维护机制,倡导市民遵守公共规范,共同维护绿色家园。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园林绿地总面积42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932.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1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8%。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