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进小区!提升“邻”聚力

发布日期:2025-04-30 10:47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小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治理的重心所在。近年来,我区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式,紧扣“组织融通、机制融创、力量融入、资源融合”四大主线,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下延伸,致力将党组织建到居民小区,引领党员赋能基层治理,加快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机制,让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突出示范引领,小区党组织建设“实”起来。

在文峰街道奥景华府小区,景观绿化繁茂,道路整洁通畅,各类公益宣传海报有序张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公示牌格外醒目,小区居民纷纷坦言,跟以前比起来,如今小区方方面面都好太多了。

据了解,奥景华府小区原先因为邻里纠纷、物业矛盾频发等成为治理的难点。文峰街道党工委、三元巷社区党委牵头组织成立小区党支部,由党员业主担任党小组组长,第一时间建立“楼栋议事群”,搭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有效载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小区党支部成立不到3个月,就协调解决供水管网改造、充电桩安装、私搭乱建等问题20多件。

织密治理“一张网络”,激活红色“神经末梢”。近年来,我区聚焦小区这个基层治理最基本单元,建立健全小区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基层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邻里圆桌会”“居民茶话会”等群众活动,促进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与居民群众协商议事,为收集诉求、解决矛盾提供有效途径。

“在高层住宅和商圈集聚的新洋经济区,我区还试点成立‘垂直楼栋党小组’,让党员在‘家门口’亮身份、办实事,形成‘楼上楼下是邻居,有事大家齐参与’的基层自治模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强化协同治理效能,我区不断加强物业企业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行社区“两委”与物业、业委会负责人交叉任职,挑选组织能力较强、热心服务群众的小区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健全完善“红色业委会”培育库,提升“标准+示范”整体水平。同时,突出示范引领,通过建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将原有的综治、警务、应急等8类网格有效整合为427个“党建网格”、1976个“红色微网格”,真正把党组织全面覆盖到小区、扩展到楼栋、延伸到群众身边。推广党员家庭户挂牌、党员责任区划分、党员示范岗设立等做法,推动党组织力量像“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最基层。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小区党支部331个、“红色业委会”34个,其中85%的业委会配备党员骨干,实现基层党组织管理效能与服务效能“双提升”。

强化阵地建设,小区高水平治理“好”起来。

4月24日上午,位于东亭湖街道新丰社区的翰庭雅苑小区党群服务站内,由小区党员代表、物业人员和部分业主共同参与的议事会正在进行,大家围绕小区近期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自从小区成立了党组织,我们居民反映问题就像有了‘直通车’。”小区居民严爱军感慨道,如今有党员专门收集问题,大到小区改造、道路修缮,小到路灯维修、邻里纠纷,能解决的都是现场答复或协调解决,效率比以前提升了许多。

“除此之外,小区党群服务站还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休闲的空间,整合党员教育、便民服务、协商议事等功能,实现常态化开放运行,不少居民已经习惯‘有事进站点、遇事找组织’。”新丰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在我区,像翰庭雅苑小区党群服务站一样的基层阵地还有很多。我区紧紧围绕“六个规范化”建设要求,在提档升级55个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将基层党组织阵地进一步下移延伸,统筹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一中心多站点”建设,挖掘辖区闲置用房资源,打造“邻聚家园”党群服务站10处,采取单设、共享等方式,配备、打造网格党支部活动点、活动室217处,科学融入便民服务、民意征集、协商议事等基本功能,为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实体支撑,进一步拉近党组织和小区居民之间的距离。

我区还大力推动小区党群服务站和物业企业合并办公,集成优化服务功能,充分运用“党建+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上便民服务平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闭环机制。大力发展“互联网+居民自治”,鼓励居民通过微信群、二维码、小程序等媒介,有难题线上找书记、找物业、找志愿者,助力群众“家门口”查询政策信息、办理相关事项、参与社区活动,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聚焦便民服务,小区微幸福民生“多”起来。

遇到用电故障,联系物业人员,不管深夜几点都会上门检查维修;小区公共设施损坏,上传物业平台,第一时间了解、查看安全情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驿站定期举办各类服务活动,现场为居民答疑解难、办理业务;网格员化身“楼小助”,上门为老人服务,把服务送到居民家中……如今,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毓龙街道海纯社区的文泽府邸小区已屡见不鲜。

海纯社区位于商业密集地段,居民更是集聚。近年来,社区持续深耕“家门口”党建沃土,以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服务站”为核心,聚力打造“一站六点”服务示范场景。夯实以专职网格员为主体,党员、居民群众、志愿者为“微网格长”“户长”的“一专多能”网格力量,优化提升海纯通联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打造“数字平台+线下服务”治理新模式。

服务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我区坚持聚焦为民服务不动摇,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依托“家门口”党组织堡垒作用,加强公益服务资源、群众需求和服务项目及时匹配对接,精心办好一系列民生“微实事”。成立新就业群体“暖心安康驿站”219处,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托育服务圈”“就业服务圈”和8分钟“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圈”。同时,开展社区服务“一居一品”培塑工程,以助老、便民服务、车辆管理等民生小事为切入口,推动形成关于社区治理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实现从“点上开花”到“面上出彩”蝶变。

在此基础上,我区还注重发挥小区党组织力量,鼓励基层党员主动认领“需求清单”,高效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力量,形成上连社区党委,下连物业、党员和居民的服务架构,高质量打造“五社联动”项目示范点,常态化开展党的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活动,并以“社区达人”培育行动的开展,引领社区志愿服务,全力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