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盐城亭湖:速度+力度+温度,让营商环境成色更足

发布日期:2025-04-21 12:09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从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到高效协同办理、解决急难愁盼,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创新打造政务服务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集成服务,让项目快推进

4月15日下午,位于新洋经济区的汇源双链融合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项目能迅速办理用地规划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多亏了工程项目集成服务专区支持。”该项目负责人郭翠友说。

据了解,工程项目集成服务专区涵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备案全流程,由区数据局、住建局、资规局、发改委等7个部门协同,有效破解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痛点、堵点”。协铭智能年产500台激光机器人切割机项目顺利申报通信(电信)、排水等报装事项;由禾高端变频微电机项目“拿地即开工”……这些都是亭湖区全力做好为企全流程服务,积极推进工程项目集成服务专区建设的有力例证。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该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科学制定重大项目“全流程预审”制,贯穿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阶段,实行“一案一策”,建立并行审批绿色通道专班,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自实行“全流程预审”制以来,审批时间平均缩短8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至40天内,“全链条”办结率和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明显提升。此外,该区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通过“情景式”审批、“信用+承诺”即办、“无感化”审批等改革做法,推动审批事项更少、综合成本更低、办事效率更快、要素保障更全、服务水平更优,助推项目迅速落地开工。

“我们坚持‘报件到哪里,服务到哪里’的审批服务,持续强化审批联动工作机制,动态更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清单,切实保障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成达效。”区数据局项目服务科负责人还伟青说。

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

“您好,我是区数据局‘云勘验’工作人员,我们将通过智慧‘云勘验’远程系统,对您申请办理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进行线上‘云勘验’……”前不久,盐城新陆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丁金娣仅用十多分钟就完成了远程踏勘,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令她十分满意。

“自推行线上审批以来,已累计完成勘验项目110个,平均勘验时长缩短至30分钟,实现行政服务成本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双降低’。”区数据局现场踏勘科负责人江党潮介绍。

特定行业的“告知承诺制+云勘验”服务模式是亭湖区加大“一网通办”改革力度的重要创新。区数据局聚焦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持续推进“云端”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云”上高速互通,有效提升审批运转效能,帮助企业、群众高效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作为打造“亭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的重要举措,亭湖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推进“一件事”联办,线上推广省标“一件事”系统平台,线下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收件、集中上传、一键流转、综合出件”的“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模式,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率达90%以上,新设立企业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9.8%。

高效办结,让群众更满意

近日,亭湖区12345热线在接到群众关于小区地下停车位的问题反映后,通过“全区热点分析”中“事发地块”模块锁定该热点问题,属地、部门迅速回应,推进小区地下车位有效利用,缓解了居民“停车难”。

12345热线是群众诉求的“晴雨表”,也是政民联系的纽带。近年来,亭湖区积极推动12345热线平台数字化转型,在全省率先建成“社情民意AIGC数据治理平台”,大力整合12345热线、区长信箱、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数据源,精准抓取群众诉求。同时推行“一哨联动”机制,实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治理,形成分类派单、协同办理、答复反馈的闭环流程,确保每一项诉求都能精准派单、高效办结。

“在各部门、板块的共同努力下,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依托DeepSeek大模型,研发建设智能知识库、智能派发、智能预警、线上跟踪督办等模块,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化处置效能。“我区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积极探索更多惠民便企创新举措,推动‘一网通办’再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擦亮‘亭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吸引更多企业扎根亭湖,全力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亭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顾善龙)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