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这些“土特产”,藏不住了!

发布日期:2025-02-26 10:19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聚焦“特色、品质、品牌”,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让越来越多的“家乡味”走俏市场。

因地制宜做好“土”文章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好物。2月23日上午,位于南洋镇月青村的曾氏果园家庭农场内,一颗颗色泽鲜亮、饱满红润的草莓垂坠在绿叶间,清香扑鼻,惹人眼馋,不少游客手提篮子穿梭其间,或采摘,或品尝,或拍照。“我们果园种植了20多亩草莓,有红颜、奶油、宁玉、宁丰等品种,高峰期每天产量大概在100斤左右,以采摘和直接配送为主。”曾氏果园负责人姚先生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采摘的游客很多,可持续采摘到4月份。

近年来,南洋镇不断推动草莓种植提档升级,打造以观光采摘为特色的“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逐步形成农旅结合的产业格局。   

盐东镇是蛋鸡养殖大镇,年存栏量达180万羽。位于该镇曙阳村的盐城逸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鸡舍内干净整洁,“咯咯咯”的鸡叫声此起彼伏,技术人员正在巡栏,观察鸡群的健康状态。

“在饲养过程中,全部采用‘无抗’养殖法,不打抗生素、不打激素,保证鸡蛋品质。”该公司负责人说。

作为盐东镇首批无抗养殖技术试点企业,该公司积极更新设备、技术,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养鸡舍4栋,蛋鸡存栏约7万羽,无抗鸡蛋产量每天可达8000斤。

“我们以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无抗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盐东镇曙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主任表示。

近年来,我区立足本地特色,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产品”,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一个个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加速驶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龙头引领打好“特”字牌

藕粉圆色泽棕红,质地软糯,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家乡文化的生动符号。2月25日上午,位于新兴镇的盐城市晓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颗颗藕粉圆在热气腾腾的大锅里上下翻滚。

“以纯天然无公害的荷藕为主料,配以芝麻、绵白糖、桃仁等精心加工而成,烫制时间只有三秒,这样制作出来的藕粉圆才均匀圆润、富有弹性。”晓成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苏经理说。

“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射出广阔的消费市场。“现在大家走亲访友都愿意买点藕粉圆,围坐在一起,咬上一口香甜的藕粉圆,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为顺应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我们加大创新力度,陆续推出了豆沙、马齿苋、紫薯等新口味的藕粉圆。”苏经理说,正是因为不断创新,晓成藕粉圆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前一阵的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晓成藕粉圆的销售十分可观,每天销售额达5万元。

黄尖镇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水文环境都是菊花种植的天然优势。随着菊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今,菊花产业已成为黄尖镇特色产业。黄尖镇现有菊花种植面积2.85万亩,年产值超1.87亿元,与传统的稻麦两季种植相比经济效益更高,村民可以通过种植菊花、参与务工、收购销售、脱水加工等方式提升收入,发挥产业带动效应。

随着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脱水加工企业的兴起,特别是“智慎堂”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参与,黄尖菊花逐渐打开省外市场,销往安徽亳州、湖北麻城、广东广州等地,并一跃成为王老吉等凉茶企业重要原料生产基地。2021年黄尖菊花被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2022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近年来,我区全力以赴做足“特”的文章,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宣传、推广上下大功夫,建立健全区级“亭有味”品牌,全面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市级20家。

拓展空间延长“产”业链

2月24日,盐东镇羊角椒产业示范基地生机盎然,这里自主培育的盐东羊角椒长势旺盛。据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浦主任介绍,基地里种植了“盐东一号”“盐东二号”“盐东三号”等辣椒新品种,亩产可达3000到5000公斤。

与此同时,在盐东镇,一批羊角椒深加工企业也成为农业产业链中最活跃的部分。与羊角椒产业示范基地相距不远的江苏洪斌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赶制订单产品,一片火“辣”景象。“公司收购洋桥村的羊角椒,通过精深加工,生产出小米辣、蒜泥辣椒酱、扒饭酱等10多种产品,可实现年加工销售辣椒和泡菜等2万吨。”该公司负责人马小琴说。

除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羊角椒外,我区在盐东镇还成立“邹学校院士盐东羊角椒产业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设立“盐东羊角椒专家工作室”,围绕羊角椒抗旱、耐热、耐溃等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出多个羊角椒新品种,切实提高羊角椒产业示范和推广水平,并成功认证“盐东羊角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去年,盐东羊角椒更是顺利通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评估。

引龙头、兴业态、延长产业链,促进聚链成群、融合发展,让“土特产”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按照村级发展“一村一品”、镇级建设产业强镇、区级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稻米、湖羊、羊角椒、菊花等农业全产业链,将发展精深加工放在重要位置,聚力引导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等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

如今的亭湖,生态资源正在持续释放“绿色红利”,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今后,我区将强化规划引导、提升品牌效应,强优势、补短板,扩大数量、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持续做好做优‘土特产’文章,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