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在亭湖!

发布日期:2025-02-20 11:08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我区以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目标,持续推动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帮助重点群体就业。让“‘就’在亭湖”成为无数人,扎根奋斗、追逐梦想的生动注脚,“乐业在亭湖”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提升。

搭建供需桥梁铺就就业坦途。

2月17日,江苏恒悦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市民杨先生春节后成功应聘到该公司,结束了长达2年的“深漂”生涯。“今年春节回家,参加了招聘会,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工资待遇还不错。年后就留在家乡工作,还可以陪伴照顾家人。”杨先生难掩兴奋之情,激动地说道。

杨先生的言语,也是众多本地求职者的共同心声。随着我区经济蓬勃发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薪资福利节节攀升,就业环境日益完善,使得许多原本打算外出闯荡的本地人,毅然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招聘会是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我区充分把握节假日等关键节点,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的契机,精心搭建求职招聘平台,创新采用“线上直播+线下招聘”的双轨模式,引导企业将丰富岗位“摆出来”,让求职者把理想工作“逛到手”。

  “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多频次、精准化、定制式的招聘活动,提供网上‘牵线’、现场‘牵手’的贴心招聘服务,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全年计划组织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150场次,助力企业招工1万人。”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表示。

作为首批“校门口”就业见习基地之一,江苏仁禾中衡会计师事务所已成功吸纳31名大学生前来见习。来自徐州的盐城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大四学生邱某,今年年初来到该事务所见习,主要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固定资产的梳理与盘点、净资产审计、年报审计等工作。谈及这段时间的见习,邱某感触很深:“亭湖的见习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实践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毕业后能够留在亭湖发展。”

截至目前,我区已成功建成区人民医院、长虹智能等“校门口”就业见习基地30个,类型丰富多样,涵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重点产业链企业等。同时,紧密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结合驻亭院校专业设置,发动见习基地开发见习岗位794个。“这些见习岗位门类齐全、专业覆盖广泛、学历需求多层次,基本能够满足专业特点、兴趣特长和求职发展需求,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道路,助力他们迈出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区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就业载体提供便捷服务

“通过‘亭湖就业到家服务平台’上的电子导图,我一下子就搜索到了距离我最近的就业服务站,点击页面里的功能按钮,还能直接跳转导航前往,实在是太方便快捷了!”2月17日,在五星街道五星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前来求职的张女士顺利完成个人信息、求职需求等就业内容的登记,对这一便捷服务赞不绝口。

为了让广大求职者能够迅速了解全区的企业招聘、培训地点等关键信息,真正做到求职“不迷路”,区人社部门精心制作就业电子导图,将全区13个人社服务平台、179个人社服务站、15所技能培训学校、5所准入制培训学校、5个技能等级考核点、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信息全面纳入其中,实现求职路上的“一键导航”。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10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等人员密集、需求集中的场所设立就业服务站点。目前,全区已成功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95个,各类就业服务载体超过120个。此外,镇、街人社部门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探索打造“‘就’在家门口”特色项目,通过优化服务链条、聚合就业平台等措施,面向周边商圈企业、居民群众提供创业支持、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服务。

2月18日上午,大洋街道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内,工人们正在全力赶制订单。据了解,针对“宝妈”“4050”等群体设立的手工花编织、布袋缝制、穿戴甲加工等特色就业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工资按件计酬。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开展小型招聘会25场次,征集就业岗位62个,发布就业信息97条,落实专兼职双向匹配劳务订单380余份。

“我们精心构建‘培训+就业’供应链,整合31个‘最畅销’的技能培训项目,分工种、按板块组织定岗定向培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介绍,今年,计划累计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家政类培训2000人次以上、大学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1000人次以上;大力推行立铠精密CNC技术骨干定单培训模式,鼓励其他企业与驻亭院校合作,采取冠名班、工学交替等方式,培育急需紧缺型技能人才,计划累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

    精准摸排管理助力充分就业

2月18日下午,文峰街道朝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人社专员孟凡对前期摸排的辖区就业困难人员表进行更新。在孟凡的微信好友列表里,许多都是她密切联络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每个人的备注都详细记录着基本信息、求职需求等关键内容,字里行间满是对居民就业的关切与用心。

“我们街道已完成28216名劳动力和用工企业的摸查,建立起全面细致的就业供需清单,实行精细的台账式管理。”孟凡介绍,这份详实的清单,为后续精准就业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

前不久,一场就业服务活动在线上展开。“大家好,我是亭湖人社‘菁菁乐业’探企主播菁菁,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我区重点企业……”伴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新的一场探企开启。自去年3月“菁菁乐业”主播探企在“亭湖就业”公众号播出以来,凭借新颖形式和丰富内容已连续播出16期,服务企业用工近万人。家住东亭湖街道的居民王旭冬就是通过最近一期的“菁菁乐业”主播探企,了解到江苏中天伯乐达变压器有限公司,并成功入职,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为让就业服务覆盖全区每个角落,近年来,我区通过组建一支由887人组成的就业服务专员、新开(竣)工项目用工专员、重点企业联络员的“三员队伍”,充分发挥“铁脚板+大数据”优势,开展全区劳动力就业供需调研,全面摸清全区劳动力就业状况、培训意愿、创业意向和各类用人单位用工需求。

基于充分调研,我区成功构建“亭湖区高质量就业供需调查系统”,为企业精准输送大批专业人才,为求职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方案,有效缓解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求职者与岗位的精准匹配,让就业服务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目前,已完成第四轮劳动力就业供需调查,建立起包含29.8万名劳动者和2120家用人单位的高质量就业供需数据库,为精准帮助群众就业夯实了基础。

“新的一年,我区将把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双线并行,提升高品质民生服务质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