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是举手投足间的善意流淌;有一种力量,是扎根基层时的初心守望。在我区,“亭有爱·志为你”志愿服务品牌日益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将志愿精神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如暖阳般照亮群众生活日常。
志愿服务的暖意,最先在基层流淌。此时,初冬的寒风带着几分凛冽,新洋街道新洋社区的活动室内却暖意融融——“志愿服务添暖意义诊义剪传温情”主题活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义诊桌前,医护志愿者耐心地为居民测量血压、检测血糖,一句句关切叮嘱驱散初冬的寒意;义剪区里,理发志愿者手法娴熟,边剪边聊,耐心地满足每一位老人的意愿,现场秩序井然,居民有序参与。“社区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不花钱还特别方便。”居民蔡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志愿者蒋先生则说:“志愿服务的意义,就是以微薄之力回馈社区、凝聚邻里,在奉献中收获成长。”
这样的温暖图景,在我区各地蔚然成风,绘就起志愿服务的全域底色。新洋街道童家沟社区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今年,该社区在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荣获“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称号。这份国家级荣誉,既是对童家沟社区的肯定,也是对我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莫大鼓励。
从基层的暖心服务,到全国层面的荣誉认可,背后是我区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能级不断提升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我区深耕“亭有爱·志为你”品牌建设,成立区级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夯实规范化发展根基。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3万,其中拥有服务时长的活跃志愿者超10万人,一支规模宏大、能力过硬的志愿队伍已然成型。推广五星街道印汽社区“社志融合”省级试点,精心培育28个特色项目并在全市项目大赛中屡获佳绩……我区志愿服务正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亭湖经验”。
志愿之光,也格外照亮特殊群体的前行之路。盐城世华公益青年志愿服务队长期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每周在印汽社区开设爱心课堂。志愿者们化身“成长伙伴”,不仅辅导课业,更通过互动游戏、故事分享,培养孩子们的品德,用持续的陪伴在他们心中播下爱与希望的种子。
美德传承,同样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维度。日前,一场“传承好人精神 绽放美德之光”的主题活动在盐城好人馆温情举行。活动融合文艺演出、实地参观与事迹宣讲,通过淮歌、口哨、萨克斯演奏等表演形式,让道德力量艺术化呈现;李庆国、仇爱清等“中国好人”的事迹在现场生动展示,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胡兆芳亲临分享,盐城市平安法治宣讲团成员陈先生、“鹤翔课堂”主讲人刘婵等深情讲述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一段段朴实而闪光的事迹,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美德培育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要用知识与热情,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盐城师范学院学生郇同学感叹道。
“从童家沟社区的‘全国最美’,到遍布城乡的志愿身影,‘亭有爱·志为你’的核心底色,就是‘小服务凝聚大温暖’的民生温度。”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梁部长表示,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志愿精神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鲜明标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