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亭湖,他们“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

发布日期:2025-11-19 10:57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聚焦“颐养在亭湖”,让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近年来,我区‌紧扣‌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统筹物质保障与精神关怀,持续深化老龄事业发展,积极营造敬老爱老、颐养天年的浓厚氛围,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筑起坚实支撑。

生活服务暖人心,筑牢颐养“幸福基”。热腾腾的饭菜日日翻新不重样,十元四菜的套餐搭配极具性价比……这既是老人们对社区长者食堂就餐体验的由衷称赞,更是我区扎实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优化服务供给的生动体现。五星街道五星村居民王奶奶是长者幸福食堂的常客。“这里不仅省去了做饭的麻烦,顿顿都能吃到新鲜可口的饭菜,还让邻里间多了交流的机会。”谈及长者幸福食堂,王奶奶满口称赞。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社区食堂+长者幸福食堂”等特色助餐模式,精心打造老年群体“家门口”就餐便民服务点,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就餐需求,持续织密养老“服务网”。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并运营老年助餐中心厨房2个、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32家、助餐点和助餐小院19家,可同时为周边约3万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作为市区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开放式小区,万户新村社区老年群体占比过半,老人出行难题尤为突出。社区党委联合滴滴出行平台,打造全市首个“助老暖心车站”,通过简化叫车流程,有效解决老年人“不会线上叫车”“找不到车”“不会支付”等痛点,为他们出行保驾护航。“现在出门方便多了,‌点一下手机就有车来接‌!”该社区居民先生说。我区始终聚焦老年人“衣食住行”核心需求,持续深化精细化服务管理,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助老新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度‌与‌温度‌,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健康保障强后盾,守护晚年“平安康”。在盐海医院医养结合部的病房里,护理员杨女士‌正协助‌刚沐浴完的刘奶奶老人喝水,老人‌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位于东亭湖街道的盐海医院借力外部优质医护资源,组建专业团队,为失能、半失能、失智及术后康复老人提供全方位照护服务。目前,该院医养结合部已配置204张床位,入住109位老人。记者注意到,在病房信息栏中,“享受照护保险”的红色标识清晰可见。据医院医养结合部主任王主任介绍,此类病房老人每日可获80元政府补贴,显著降低家庭经济负担。我区重点保障因年老、疾病、伤残导致的失能群体,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服务,有效化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困境,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健康保障方面,我区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现从“治病”到“治未病”、从“坐堂行医”到“上门问诊”的转变,构建起全方位健康管理体系。在盐东镇生建村,家庭医生张医生定期为签约对象吉万金提供入户健康检查与用药指导。据张医生介绍,盐东卫生院组建14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建立“上门随访+电话回访+远程医疗”三维服务网络,精准满足村民健康需求,实现居家医养服务“零距离”。接下来,我区还将深化家庭医生签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扩大重点人群覆盖范围。通过提供更精准、更温情、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老人们的“健康守门人”。

文化娱乐添活力,点亮夕阳“欢乐景”。初冬时节,新洋街道童家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暖意融融,一场以“鹤翔阅读·尊老敬老”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现场老少共读、党群同心,浓郁的书香与欢声笑语交织,既传递阅读的力量,更让尊老敬老美德在互动中自然传承。“活动创新采用作家导读、亲子阅读、警校社联动等多元形式,既引导青少年培育感恩意识,又为老年人搭建社交平台。”区公安分局关工委副主任刘主任绍,“接下来,‘鹤翔课堂’将陆续推出多场特色活动,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我区以阵地建设为基础,让老年人“家门口”有了专属文娱空间——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配套文化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等功能区域,以特色活动为纽带,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让晚年生活‌既有质感又有温度。

未来,我区将锚定“让亭湖成为银龄康养首选地”总定位,坚持“满足需求、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持续发展”原则,分区布局、统筹推进,全力打造功能齐全、体系完善、满足需求的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进一步擦亮“颐养在亭湖”品牌,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断取得更新成果,惠及每一位亭湖长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