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廊惠民生,河道修复治理绘就亭湖“生态美”

发布日期:2025-11-18 10:56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水清岸绿,河道蜿蜒;草木繁茂,绿廊串珠。漫步亭湖城乡,一幅幅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动人画卷徐徐铺展。

“现在的河水清澈透绿,每天清晨沿河散步,心情特别舒畅。”南洋镇洋湾村村民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文新河的新生。这条曾经的“问题河”,经过系统修复,水质已稳步提升,如今还成为横穿“利民路—文祥路”的生态景观带,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到此散步。“为深化文新河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今年我们累计栽植枇杷树、柳树等乡土树种千余棵,补植绿化草皮近1.9万平方米,增设水文化宣传标识牌29块,全方位推动幸福河湖建设落地见效。”洋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孙书记说。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目标,重点推进文新河、金井河等23条河道建设幸福河湖。通过沿河控源截污、河道疏浚以及打造岸坡绿化景观、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实施系统化精准治理,不断改善河道整体水环境,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逐步形成。

初冬时节,便仓镇金井河的澄澈河水与明媚阳光交相辉映,水城相融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工作人员手持工具清理零星落叶,确保水体洁净。作为便仓镇幸福河湖建设的核心区域,金井河的治理也辐射带动吨粮河等10条河道环境改善。河坡清杂刷坡、生态草皮铺设、灌木与景观树木栽植等一系列举措,让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为巩固河道修复治理成效,我们聘请专业管护公司进行河道保洁,并严格履行‘河长制’职责,定期巡查治理,保障河道畅通、河岸整洁常态长效。”便仓镇水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治河,久久为功。我区坚持建管并重,以“河长制”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致力实现河道治理长效管护。同时,通过墙面彩绘、设置水文化宣传展示牌等方式普及水文化,提升居民水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加入到河道治理和管护队伍中,积极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为幸福河湖建设贡献力量。治理后的串场河,已成为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在新洋经济区的串场河景观廊道上,市民吴先生正带着孙子悠闲散步,看着风景,体验初冬那份独有的宁静。“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让人感到很惬意。”吴俊国称赞道。据了解,在串场河水环境治理的基础上,还新增人行漫步道、滨河绿化景观及休闲健身等惠民设施,成功将其打造为集生态、文化、风貌、活动于一体的公共人文休闲水岸。

绿廊惠民生,河道修复治理绘就“生态美”。在让河水变清的同时,我区还坚持生态绿廊与惠民空间建设无缝衔接,充分利用河道周边原有闲置空地,精心打造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亲水公园,不断拓展市民活动空间,变“治水”为“享水”。如今,全区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一条条碧波荡漾的幸福河湖,既为百姓的美好生活增添生态亮色,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我们既要让河道‘活’起来,更要让群众‘乐’起来。”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进更多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在亭湖大地不断延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