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作为全国生育支持政策评估试点地区、全省首批生育友好县区建设试点单位,通过政策集成供给、服务精准触达、环境持续优化,构建覆盖“恋—婚—孕—育—养—教”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发展和服务体系,打造“善育在亭湖”特色品牌。
坚持全局统筹、协同联动,系统化构建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强化力量集聚。组建生育友好工作专班,整合发改、卫健、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职能及各板块力量,建立月调度、季评估、常态跟踪问效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婴护暖家计划、产康之家等24个重点项目,每个项目明确专人一盯到底。
强化政策集成。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生育20条专门政策,制定《优化孕期保健服务实施方案》《普惠性托育机构运营补助实施方案》等9项配套方案,其中婴幼儿家庭100小时免费综合服务、一个月免费托育电子体验券为全国首创。
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财政、卫健、医保、工会等多渠道资金,设立超3000万元生育支持资金,支持婚恋活动、婴幼儿照护、托育机构建设等工作,如生育津贴由职工医保基金列支、工会经费定向支持职工子女暑托班建设及青年联谊交友活动等。
强化资源整合、精准供给,全链条提升生育服务质效。通过全过程、伴随式、个性化服务,着力解决“不敢生娃、无人带娃、带不好娃”的后顾之忧。
优化婚恋生态。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婚恋社交渠道,组织开展“520婚恋文化节”“景畔婚盟·浪漫颁证”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常态化开展“‘婚育风’大家谈”、“三观”教育主题宣讲进企业、高校、社区,在文明实践中心嵌入沉浸式相亲场景。围绕婚恋、婚嫁、婚育全链条,规划建设婚恋综合服务产业园。推动民政局、妇保所等相关单位合署办公,建成婚前检查+婚姻登记“一站式”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推行婚姻登记午间窗口、周六延时办理等惠民服务。今年以来,共计办理结婚登记业务2859对,同比增长7.32%。
完善孕育保障。建立“评估—筛查—干预—康复—随访”孕期全过程支持体系,设立生育评估门诊,为备孕家庭提供膳食搭配、运动规划等个性化健康指引。孕产期实施“三免三减半”专项扶持,即孕产妇门诊挂号、唐氏筛查、产检套餐三项费用免除,胎儿NT、系统超声、心脏超声三项费用减半,总计节省家庭支出超1110元。同时将辅助生殖、无痛分娩等项目纳入医保支付,0-3岁婴幼儿城乡居民医保财政全额补助,覆盖其个人缴费部分。建立城市健康管家挂钩服务产后女性机制,帮助“新妈妈”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活力。
加强托育供给。在全国首创全过程托幼一体亭湖模式,形成“1+5+N”多元托育格局,“1”即成立盐城市首家集托育综合服务、师资培训、亲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正会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撰全省托育标准化教材,运营一年来已培训幼师、保育员等从业人员超600名,照护婴幼儿超800人次;“5”即5所公办示范普惠性托育园,配备标准化活动空间、安全游乐设施及专业照护团队,成为托育主阵地;“N”即由多类型主体开展服务,包括幼儿园托班、“社区宝宝屋”、民办普惠托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内设托育点等多种模式,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全区已建成公办托育机构21家,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33家,16所公办幼儿园全部下延增设托班,全区托位数达3080个,形成“15分钟高品质托育服务圈”。
突出需求导向、多元赋能,多维度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坚持从“一米高度”看城市,从适婚青年发展视角优服务,从宝妈就职角度解难题,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人才质量提升。
拓展儿童友好新场景。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链条课后服务体系,提供周末社团、自愿晚辅导、爱心暑托班寒托班等多元服务,公益暑托班5年服务学生超10万人次,相关做法在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建成运行全国首家集防违法犯罪、防意外伤害、防心理障碍于一体的青少年成长安全教育馆,开馆一年来吸引4万多人次参观学习。在社区助餐点向14岁以下儿童提供优惠套餐,根据儿童饮食喜好调整菜品,暑期通过儿童带领全家就餐,人流量和销量增长超10%。
构筑青年集聚新高地。深入推进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县域试点,实施“青年和人才发展型城市20条”,开展“千名学子聚亭行动”,完善“意愿大摸底、观念大塑造、技能大培训、资源大链接”就业创业全流程服务,依托市民夜校、CNC学院等载体,开设无人机操作员、AI智能运用等实用课程30多门,今年已吸引超3500名高校毕业生到亭湖就业创业。聚力高校、园区密集的城东片区,新建青年创业园、登瀛小筑等青年主题空间20个,提供项目孵化、金融支持、成果转化等全要素服务,成为城市青年学习社、创业梦工厂、社交聚集地。
开辟妇女就业新路径。鼓励引导用人单位开发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生育友好岗”等灵活岗位,对设立相关岗位的企业按每人2400元标准予以补贴,“新妈妈”职业培训计划在省、市补贴标准基础上提高50%,不少企业通过设立家庭教育基金、提供家庭教育专属假期等措施积极响应,今年累计提供生育友好岗1000余个,帮助超800名“宝妈”实现家门口就业,做到“带娃上班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