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创揣进兜里,将亭湖印刻于心

发布日期:2025-11-11 09:49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读懂一座城,不妨从它的文创开始。近年来,文化创意以鲜活姿态为城市注入新魅力,破次元的潮玩活动、沉浸式的消费场景,持续点燃大众的消费热情。当传统与潮玩碰撞、文化与生活相融,亭湖凭借“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开启一场市民与游客共同参与的消费新体验,文创产品也随之成为一张张被争相收藏的“城市文化名片”。

周末,竹林大饭店五楼的“礼遇盐城”文创旗舰店内,货架上陈列着火爆社交平台的“盐城吉祥三宝”系列文创,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选购。“这是我们的爆款,很多人都会整组购买。”店长赵店长介绍,设计团队深入挖掘盐城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经过反复打磨,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化身为可触可感的文创作品,让每一件好物都成为本土文化的“代言人”。这家充满奇思妙想的店铺,汇聚近2000件精品文创,分为“盐小勺”、校企合作、县域联动、非遗等专区。更为贴心的是,盐城各大景区的优质文创都被“搬”到这里,方便那些因时间或距离未能尽览风光的游客,将盐城风景“带”回家。“盐城好玩的地方太多了,行程仓促没来得及一一打卡,没想到这里能‘一站式’集齐各景区文创,逛起来特别舒心!”外地游客唐女士拿着刚挑好的冰箱贴,满心欢喜地说。

亭湖文创产品呈现出文化内涵深厚、设计形式新颖、产品类型丰富等特点。新四军纪念馆围绕新四军历史开发出服饰、抱枕、文具、手办、明信片等一系列好物,为厚重的红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让红色记忆触手可及;盐城市博物馆打造专属IP“盐小博”,从馆藏文物中汲取灵感,推出多款精美周边,让文物“活”在日常生活中;盐城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的标志性景点明信片、冰箱贴,以“呼呼Perry”IP为原型设计的抱枕、硅胶餐垫、帆布包等,成为旅行伴手礼的热门之选……一个个创意十足、“盐味”浓郁的文创产品,正成为各大商圈与景区的“流量新密码”。

近年来,我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依托区位优势、历史积淀和生态特色,抢抓产业新风口,积极打造新业态,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带有亭湖印记的文创一经上线便火速“出圈”,不仅在游客心中刻下“亭湖记忆”,更以其鲜明的文化辨识度,吸引更多人关注亭湖、走进亭湖。在文创产品品类日益丰富的同时,开发主体也更加多元。各景区依托自身资源,积极参与到亭湖文创产品开发中。在黄尖镇兴农工坊内,非遗带头人彭立珍以黄尖牡丹、丹顶鹤、湿地鸟类等本土元素为核心,将非遗技艺融入书签、扇面、家居钩织品等文创产品中,覆盖多样化的生活场景需求。“我们借助国际油画村的文旅区位优势,通过直播带货与景区展销拓宽销路,让非遗作品转化为增收载体。今年预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3000元。”彭女士介绍。

文创产业还衍生出多元化的消费新场景。我区以“文化传承+经济赋能”为思路,将“文化势能”转化为“消费动能”,使文创市场呈现蓬勃景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亮点。竹林大饭店的“礼遇盐城”,不仅售卖本土IP周边,更让年轻人沉浸式体验复古场景,吸引周边二次元爱好者前来“穿越打卡”;1956星剧场的“金海贝”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将盐城元素融入设计,作品深受青年群体喜爱,常年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成为热门话题。“亭湖真是越来越潮了!地标文创、美食文创做得精致又可爱,送给外地朋友特别合适,各式各样的活动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旅游。”市民王女士笑着说。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未来,我区将持续加强对文创产业的支持与引导,深耕具有本土特色的IP孵化与运营,通过丰富产品类型、拓展合作场景,推动文创与经济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把亭湖文创揣进兜里,将这份独特的城市记忆珍藏于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