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可爱的座椅、卡通风格的装饰画、摆满图书的书架、益智有趣的玩具……在东亭湖街道北林社区德邻里·惠民生党群服务中心内,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图书阅览区、亲子阅读区、多媒体互动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
正值暑假,辖区内的孩子们在党群服务站内阅读、游戏。“这里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不仅可以写作业、做游戏,志愿者姐姐还给我们讲解暑期安全知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今年11岁的吴云龙这个假期几乎都“泡”在这里。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中抓起,将儿童友好触角延伸至“最小单元”,打造出更多儿童专属空间。
截至目前,我区已在362处公共场所,为儿童新建3万余平米专属空间,拓建儿童友好公园2个,儿童游乐设施36处,城乡社区儿童之家178个,主题乐园21个,每名儿童拥有活动空间超过9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
“在学校周边设置儿童出行标识,可以提醒大人减缓行驶速度。”“我希望小区里能有更多的游乐设施,放学后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我希望学校附近能够设立彩色立体斑马线,有趣又安全。”……
“童心助力共议未来”儿童议事会是全区首家儿童议事会,成立于2022年11月,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竞争上岗等程序,由小学学生、社区儿童11人组成首届议事会成员。议事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议事活动。小到家庭事项,大到公共事宜,孩子们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做城市发展的“小主人”。
如今,全区已培育区、镇(街道)、社区(学校)三级儿童议事会11家,每月召开1次议事活动,15个儿童议案一一实现。同时,组建5个儿童观察团,组织参与发展调研、对话部门等活动20余场,开展“童言朝阳片区城市更新”“我的家园我设计”等社会实践活动20多场,带动1200多个家庭共同参与,让儿童友好理念场景化呈现,逐步形成倾听儿童声音、链接职能部门、议事反馈处置的闭环式儿童治理模式,“儿童参与”已成为城市治理、社区自治的新力量。
恰逢暑期,在五星街道印汽社区“爱心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讲解围棋的起源和基本规则。围棋老师结合教学道具和形象的比喻,让原本复杂的围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时不时地与老师互动,表达想法、分析棋局。
五星街道妇联张主席介绍,印汽社区“爱心课堂”精心设计了“课表”,有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国学、围棋、书法、绘画、剪纸等课程,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快乐成长,为暑假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
近年来,我区不断织牢织密儿童关爱网,致力让每一名孩子都拥有最好的“起跑线”。全面实施“优学在亭湖”品牌提升三年(2024—2026)行动计划,首创周末假日课堂、暑假学堂、爱心暑托班等便民载体,形成全链条全闭环的服务体系。同时,建成全省首家“莫愁”家庭教育实践与服务基地,建设50个区、镇、村三级家庭教育服务站(点),常态化开展“周末家长课堂”。另外,还以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为路径,建成盐城民俗博物馆、新兴镇“外婆农场”、黄尖镇“兴农学堂”等13处实践基地,打造“研学+红色”“研学+农耕”“研学+生态”“研学+亲子”等研学线路20条,为儿童的成长之路增添了更多色彩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