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盐城亭湖:智慧医疗,让“幸福底色”更亮!

发布日期:2024-08-15 15:58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擦亮“健康在亭湖”品牌,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体系,丰富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为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刷脸就医” 智能高效

“如今看病真是方便又快捷,甚至连医保卡和手机都不用带,直接‘刷脸’就能就医。”8月9日上午,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市民游兆兰在无卡情况下,完成就医、支付、取药全流程,对医院便捷、舒适的就医体验连连称赞。

“群众在就诊时,只要面对屏幕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完成挂号、缴费等就医服务,缩短了挂号、支付时间,为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区人民医院信息科负责人郝轶峰介绍道,“该项‘刷脸’服务以医保电子凭证为媒介,通过支付宝渠道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参保人可以直接使用,暂未激活的参保人也可以通过刷脸终端输入身份证号现场开通使用。”据了解,为确保“刷脸”就医的安全可靠,所有医保终端设备均已通过国家医保局认证,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的安全核验技术,并用专用网络进行信息加密、传输、使用,有效保证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安全。近年来,区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区域医院龙头作用,以信息化为抓手,用数字化赋能,不断提高看病就医智慧化水平质效,持续增进数字化便民惠民成果。

“医院里的导航太智能了,只要输入目的地,线路规划和导航立马就出来了,而且定位得非常精准,如同有专人引导一样。”8月12日上午,在区人民医院,第一次来就诊的市民周国民通过智慧导航系统,一下子就找到了所需科室。

为了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区人民医院大力推行院内智能导航服务,以门诊大厅导航大屏机为载体,通过与医院实际布局完全一致的电子地图,帮助患者快速精准找到就诊区域,让患者“少等、少跑、少绕”,做到来院就医一键到达。

远程会诊“云”端把脉

“得亏有了医院的远程准确诊断和双向转诊,让我得到及时治疗。”8月8日,在盐东镇中心卫生院,今年54岁的傅逊秀握着医生的手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前不久,家住盐东镇的傅逊秀头昏头痛数日,便来到镇卫生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右颞叶见团片状稍高密度影。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分管医生立即将影像上传至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进一步会诊,不一会儿,诊断报告便回传至卫生院。发现患者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卫生院立刻为她开通绿色通道,到达区人民医院后第一时间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傅逊秀恢复良好,回卫生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从2022年起,区人民医院开始启用远程影像会诊系统,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将CT、DR图像通过卫宁系统传送到影像中心,由15名诊断医生第一时间读片,给出诊断结论并回传。”区人民医院影像科主治医生胡建东说,“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镇级医院漏诊、误诊的情况,也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减少医疗开支和来回奔波的时间。”

远程影像会诊模式是亭湖区大力建设智慧医疗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区不断深入学习先进地区数字化医疗建设经验,全力推进区域临床检验、心电诊断、影像诊断、智慧急救、远程会诊、区域审方、随访服务、送医送护、药物配供、消毒供应等“十大中心”数字化服务建设,再以“十大中心”为基础,完善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健康服务数字化“十张网”,实现区域内“管理一盘棋、质控一把尺、调度一张图”。

“目前已建成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网络,黄尖、便仓急救站点投入使用,加入市‘智慧急救’一张网,推进急救服务全覆盖。”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智医助理 精准贴心

“您好,记录显示您的体检时间到了,请您于每周一、周二、周三、周六上午7点来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近日,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居民陆续收到来自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话通知。电话一端亲切的声音,并非真正的医生,而是通过“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拨打的。自从这个智医外呼“小助手”使用以来,深得群众和医生的喜爱。

“年纪大了记性差,每到体检时间,这个电话总是能准时打来。”家住万户新村社区的居民戈根富说道,平时也能收到一些健康宣教信息:“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差,所以饮食宜清淡,尽量多吃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新鲜食品,不吃隔夜食物,饮食也要定时定量,有规律......”说着,戈爷爷翻出近期收到的一条信息读了起来。据了解,“智医助理”系统以智能语音、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依托,建设智能语音电话、短信服务体系,按照不同医疗场景需求为不同人群制定方案,完成慢病随访、体检预约、通知宣教等任务,构建人机耦合医患互动服务新模式。

“过去,我们总是靠人工去通知,在实际工作中费时、费力,现在这项系统只要设置呼叫、短信内容,选择发送时间就能一键批量发出,大大减轻了负担,今年以来,已使用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服务约5000人次。”刚从外面随访完十余户居民的“家庭医生”唐燕深有感触地说道。

如今,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像唐燕一样的“家庭医生”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服务也更加精准化,辖区群众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俞振华 王海桦 姚开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