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近悦远来,亭湖加速聚才汇智

发布日期:2024-08-01 14:50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在政策、环境、待遇上,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强磁场”,在机制、空间、服务上,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舞台,让人才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连日来,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东正忙于河北建滔示范工程的鉴定。“这是二十万吨级燃煤锅炉烟气碳捕集与循环利用项目,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示范工程。碳捕集是我们近两年的主攻方向之一,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刘长东表示。

盐城环保科技城是全国唯一以“环保”命名的省级高新区,在成立之初就突出以烟气治理为主攻方向,25家环保骨干企业中,7家在全国大气治理行业位列前10强,环保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竞相加入。刘长东便是其中一位。

刘长东来到亭湖后,与团队一起建立了国内先进的催化剂生产线,开发了系列新型中低温脱硝催化材料,产品在玻璃、焦化、水泥、钢铁烧结、垃圾焚烧、电力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刘长东还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盐城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之盐城环保科技城又是环保产业的集聚地,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经过五年的生活工作,刘长东已称自己为“新亭湖人”。

近年来,通过刘长东和团队的努力,江苏中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荣誉称号,技术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入选2021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团队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等称号。

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近年来,亭湖区紧扣“4+1+1”产业体系,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型交通四大主导产业扩链强链、建材等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建链成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标识度的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的到来。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产业院士24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高端人才55名、行业领军人才392名。

亭湖区还积极统筹各方资源,发挥政府搭台、市场驱动、供需双选的引导作用,多渠道招才引智,在清华、北大、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30多个,在哈工大成立东北高校人才联络总站,年均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70名以上,优秀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等5000名左右。同时,每年举办人才项目对接活动以及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双招双引”活动30场次以上。今年,还先后举办2024亭湖(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暨科技创新“双招双引”推介会、2024亭湖(武汉)科创人才资源暨科技招商对接会等一系列专题活动。

作为一名环保科研工作者,陈利芳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绿草如茵、天蓝水碧、鸟鸣鱼游。了解到亭湖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她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后来亭,担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盐城)副所长、奥普环境科技(盐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身绿色发展。为解决石化行业工业废盐治理难题,她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开发核心技术,努力攻克限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依托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陈利芳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MPO光催化氧化技术装备,有效解决了传统氧化技术反应条件苛刻、氧化剂利用率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该装备成功通过技术成果鉴定,并入选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HMPO光催化氧化技术装备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近年来,亭湖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载体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全区现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推动“双一流”高校汇集、“国字号”平台聚集、“国际化”创新联盟云集,建设8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研发在平台、运用在地方。

“聚才汇智,引才是前提,留才是关键。”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亭湖区深入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亭湖八条人才激励政策”,去年又新推出《关于加快建设青年和人才发展型城市的20条政策措施》,区、镇(街、园区)两级全部开设人才服务窗口,推动各类政策全周期直达快享。同时,将专项人才政策进行系统集成,打造出一整套完备的人才招引服务体系。近年来,累计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6.8亿元,设立10家驻区银行、8大产业基金、9亿规模的新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用“真金白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贴心支持。

中国科学院工业废水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盐城)执行主任梁峰已在亭湖工作生活6年。他从德国回国创业,加入中国科学院工业废水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盐城基地。在这里,他和团队如鱼得水,致力于解决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废水资源化处理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

“亭湖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以及各类补贴政策,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融入这座城市,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梁峰深有感触地说。(郭磊 沈骁 郑梦娇 朱波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