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亭湖,骄阳似火,热潮涌动。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也是一片火热,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喜人态势。
在这背后,得益于我区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近年来,我区瞄准营商环境“全市首席”目标,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力促改革赋能,释放“集成效应”,“无差别、无障碍、无忧虑,可持续、可发展、可信赖”的营商环境正加速形成。
项目落地更快捷
7月23日下午,记者在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由禾高端变频微电机项目现场看到,吊车、挖土机等机械设备开足马力作业,工人们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快干,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场景。
据了解,该项目由上海由禾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于今年6月开工,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设计、加工生产、智慧仓储、网络销售、行政办公、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家电产业园。
作为列省重大项目,由禾项目是我区实现“拿地即开工”的又一典型案例。自今年初起,重大项目服务专班便为项目精准制定了“一案一策”,明确项目开工建设审批各环节所需办理的手续,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举措,完成了施工许可前的预审工作,5月底在项目完成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证和不动产登记证的三个工作日内,迅速办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实现“多证齐发”。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今年以来,我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辟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服务,组织服务专班深入现场与项目负责人和现场施工负责人“零距离”沟通。截至目前,已为24个项目办理了“绿色通道”服务。
同时,我区还推进并联审批,由区生态环境局、区资规分局、区住建局、区数据局等部门组建并联审批专班,为全区重大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开工慢”等难题,加快实现“签约即帮办、服务等项目”的转变。
“我在线上提交了申请,然后直接来区数据局的‘施工许可综合’窗口进行线下办理,流程很简洁,办理方便快捷。”前不久,江苏吾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办事员只用了半天时间便为央厨加工项目1#研发楼和2#、3#车间厂房办理了施工许可证,这样的效率让他非常满意。
近年来,我区聚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情景式审批”“信用+承诺”即办、“无感化审批”等流程,精心打造“审批事项更少、综合成本更低、办事效率更快、要素保障更全、服务水平更优”的“亭好办”特色品牌,以定制化、精细化服务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深化改革更高效
“本以为变更手续会很复杂,没想到在企业变更‘一件事’专窗,带全材料,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很快就办好了,真的太便民了。”7月22日,集炎(江苏盐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来到区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专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手续的办理,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件事一次办”的快捷便利。
“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变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将纵向‘一链式’办理改革为横向‘打包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质效,实现‘多部门、多窗、多次’向‘一部门、一窗、一次’转变,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区数据局市场准入科科长介绍。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推进“一件事”联办,线上推广省标“一件事”系统平台,线下建立综合窗口,实行“一窗收件、集中上传、一键流转、综合出件”工作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办事成本,让企业、群众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材料、环节、时限较之前分别压缩76%、73%、92%。
“真是没想到,‘云勘验’这么快,以前办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要好几天,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提交材料当天就能拿到许可证。”最近,盐城迅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到区政务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综合窗口领取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时连连赞叹。
“不需要前往现场踏勘,通过‘云勘验’平台,为企业、群众节省了办事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勘验效率,真正做到‘一次不跑,事就办好’。”区数据局现场踏勘科科长说。
从线下“面对面”,改革成线上“屏对屏”。近年来,我区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以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抓手,扎实推进“云端”政务服务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通过“互联网+远程视频勘验”服务模式,实现信息“云”上流转,打破了传统勘验方式在时间、空间、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切实提升审批运转效率。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完成“云勘验”项目85个,平均勘验时长缩短至10分钟左右,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亲商助企更贴心
“我们公司欠缺懂技术的工程师,招聘会上收到了不少简历,这一问题有望很快得到解决。”江苏恒悦机械有限公司人力专员欣喜地说。7月20日晚,“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乐业亭湖”招聘夜市活动在悦达889购物中心举行,40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052个,现场收到求职简历621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7人。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区瞄准重点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引才需求,积极架设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坚持“一企一策”“一链一策”,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招聘128场次,并开展“直播带岗”“主播探企”,帮助天合光能、本炜科技等重点企业招工近2万人次。与此同时,我区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建设“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帮助企业吸引各类人才来亭就业,助力企业高速发展。
7月中旬,在区企业家动力学院培训现场,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企业家协会邀请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合伙人、南京大学法学硕士潘骏,为全区企业家作《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专题授课,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这是我区深入开展暖企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区持续优化“亲商助企”服务模式,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政企交流会,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实打实解决企业诉求。同时,我区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基地,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力地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