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大家把绿色和红色的橡皮泥挑出来,我们这节课来制作西瓜,注意红色的橡皮泥要捏得圆圆的呦……”7月10日上午,在亭湖幼儿园教室内,美术老师夏玉梅正带领着暑托班的孩子们做着美术手工,现场十分欢乐。
“暑假期间,因为忙于工作无法同时兼顾看护孩子,暑托班真是解决了我们上班族的‘燃眉之急’。”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让孩子参加暑托班,暑假过得更有意义,他们也很放心。随着暑假的到来,孩子们在家无人看管,成了不少家长心中的“老大难”。今年暑假,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扛起“双减”工作责任,深化“优学在亭湖”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课后服务向暑期托管延伸,各学校积极开发兴趣课程,强化师资力量,丰富课程内容,不断提升家长和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按照师生自愿、有效优效、安全安心原则,全区开设中小学生暑托班,其中小学共3321人、幼儿园共1824人报名参加。”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暑托班从7月1日至7月31日,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活动时段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如需延长时间可向学校申请,切实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7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小学看到,参加暑托班的学生们有的在音乐房里进行着大合唱,有的在操场上进行着阳光体育锻炼,还有的在教室里进行着“看图写话”游戏……700多名学生在不同场所参加不同项目的暑托班活动。
“学校开设暑托班,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在这里,我可以学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课和书法课,还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实在太开心了。”该校三年级学生说。
着眼于让暑托班更加丰富多彩,我区按照暑托班课程内容个性化、课程体系多样化、课程开展专业化的要求,小学主要采取“N+1”服务模式,即开展各类游戏、文体类综合实践活动加一项学科作业辅导,以满足孩子们成长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首先往手套里装满水,接着用竹签迅速扎破手套,大家看水没有从手套里流出来,这是什么原理呢?”日前,在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第三附属幼儿园科学探索课堂上,该幼儿园老师正在开展科学小实验《扎不破的手套》,同学们聚精会神聆听老师对实验原理的讲解,眼中充满了好奇。
“自暑托班开班以来,老师们结合幼儿园特色课程,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科学探索、体能锻炼等多个领域,孩子们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该幼儿园园长说道。期间,老师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入园签到、洗手喝水、午餐午休、户外游戏……每一个环节都在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据了解,我区各学校还每两周开展一次研学活动,利用区域内的各类社会教育资源,走进新四军纪念馆、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盐城市青少年成长安全教育馆、潮间带艺术村等各类基地,开展“校馆”共建活动,让孩子们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得到快乐,度过一段有意义有收获的暑假时光。
此外,由团区委牵头,全区镇、街道共开设15个“爱心暑托班”,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志愿者、各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参与托管服务,满足托管期间特色课程、作业辅导、日常管理等需求,不断扩大全区暑托班“应托尽托”覆盖面。
“我们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把暑期托管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做,真正把暑托班办成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乐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