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紧抓不放,力促全区电子信息产业提级、发展提质,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实现跃升强劲赋能。
以项目为硬核,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4月26日上午,区光电智造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正抢抓春日天气晴暖的黄金时机奋战当前,各施工点位均处于满负荷推进状态。
作为我区电子信息产业“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3栋近7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和1栋1.2万平方米配套综合楼。截至当日,A、B、C楼正分别对仅剩的一层地坪、外墙涂料和室内进行细部处理。同时,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已完成80%。
为此,我区滚动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百日攻坚”等一系列活动,引育“链主型”“领军型”“龙头型”项目,以链式思维构建具有强大市场“话语权”的主导产业集群。坚持既“面上开花”又“重点突破”,将投资50亿元以上“链主”项目、头部企业的招引列入全区重点攻坚任务“揭榜挂帅”工作,进一步激发招大引强动能,提升落户项目的层次和质量。
区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专班围绕电子信息关键领域6条重点产业链,动态完善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招商地图和重点规上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重点招引突破企业清单等“两图三清单”,聚焦精密结构件、新型显示、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大力引培“链主”企业,并滚动建立目标招引企业库,不断提升项目招引的精准化、靶向化水平。
“我们在坚定电子信息产业首位度的前提下,还在融合拓展汽车电子、能源电子领域上下功夫。高端装备产业围绕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配合其他产业,招引一批电芯、逆变器等配套产业项目。”区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着眼于增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的吸附力和承载力,我区精心打造规划面积达58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已建成3片区29栋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驻芯组合半导体、168光电、百茂科技、铬莱铂智能等企业5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建成包括摄像头模组、智能穿戴、汽车电子、工业测量仪等在内的一系列消费电子产业链配套企业,产业链条向扩链强链扎实迈进。
让广大投资者一致称道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园所有项目均实行“一位挂钩领导、一套工作专班、一个工作微信群”的服务机制,实现协议签订、厂房装修、设备进场、通电调试、试产量产的全程无缝衔接,平均建设周期仅为100天左右。
以创新为引擎,增添产业竞争底气
4月25日上午,苏北光缆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生产供不应求的订单产品。“我们通过增加成缆套塑生产线、生产线提速来扩大产能,满足客户的旺盛需求。”苏北光缆生产部经理介绍,今年一季度企业已实现开票销售9205万元,目前订单已排至下半年。
苏北光缆是一家集新型通信光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中天科技研究院、中天科技学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与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在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方面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模型架构为依托,倾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网络和智能感知及控制系统,实现车间生产设备操作、生产执行管理、经营管理及决策三个层面全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闭环管理。
“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产能和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年人均产出由0.38万芯公里增长至1.5万芯公里,不良品率降低了62%,获得‘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等多项称号。”苏北光缆总经理介绍,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力度,力争将产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升5%—10%。
在培植科技型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的进程中,我区重抓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引育机制等关键环节,大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运营质量、专业化水平,实施以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科创载体运营绩效评价制度,落实载体认定、孵育奖补政策,建立健全科创企业梯次培育制度,加速发展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领跑”能力。
在落户电子信息产业园、青洋智能装备产业园、光电智造产业园的企业和项目中,近八成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其中星康光电、隆丰电子、鸿石智能生产的高端灯丝、智能线束、精密模组等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全面攀升。”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全区首个年开票销售超200亿元的领军型骨干工业企业,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上一直奔跑在前。该公司投入5.8亿元实施纳米级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全力打造国家级智能工厂,持续将“智改数转”向纵深推进。目前,示范工厂项目已基本完成各环节事宜,关键设备数控化率、关键设备联网率均达100%。
“项目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系统和PLM、MES、ERP、SCM等信息系统,实现厂内外管控一体化。”立铠精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3%,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3%,单位产品成本下降33%,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22%,综合效益全方位提升。”
以服务为助力,激发产业腾飞动能
4月26日下午,在位于新兴镇永兴工业园锂电池产业园内的本炜技术3C电子结构件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实行轮班作业,全力满足华为、荣耀、小米等行业龙头客户的订单需求。
该项目由本炜技术(盐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实施。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3月份陆续投产,今年一季度实现开票销售1.8亿元,全年预计可达7亿元。
投产不到一年,即跻身年开票销售近5亿元方阵,该项目一路“迅猛生长”的背后是区各相关方面的高效服务。盐城环保科技城、区行政审批局、新兴镇多次会同电力等部门,落实专人到项目现场踏勘会商外部电源方案,帮办消防、环评、质监现场验收等一系列事宜;项目装修过程中,区相关部门又现场勘探二次消防改造、风管、水管安装以及食堂的烟道安装情况,为最后的竣工验收持续做好跟踪服务;随着项目生产线陆续增加,用工需求不断加大,相关板块、区人社局等又通力协作,提前帮助招工500余名,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企服务水平是产业发展质效的“晴雨表”。我区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等活动,建立区领导挂钩服务全区星级企业、区直部门科级干部挂钩服务全区重点规模企业、属地板块挂钩服务全区“四上”企业的挂钩服务体系,常态化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鼓劲添力。通过“e企服务”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问题采集全覆盖、平台处理全天候、企业诉求全落实的闭环式服务。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的上市需求,区金融局等部门推出一系列精准服务举措,助力企业早日实现上市新突破。在帮助立铠精密、长虹等“种子选手”加快上市步伐的同时,依托市“盐城金谷”平台、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盐城分中心、深交所盐城路演中心3个载体平台,积极组织隆丰电子等企业参加“走进北交所”专题对接、“投在金谷、融在金谷”项目路演等一系列活动。帮助鸿石智能成功路演,对接青铜资本、疆亘资本等投资机构。邀请黄海金控等投资机构,帮助多家企业引荐股权投资。
“目前我区共集聚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36家,主要围绕电子元器件及智能终端、显示屏、云服务器等打造、延展产业链。2023年实现开票销售293.4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开票销售总量的63%,完成入库税收3.7亿元。”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开票销售达43.18亿元、同比增长22.53%,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