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数字化、低碳化!亭湖这一传统产业走出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4-04-10 10:36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区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形成“4+1+1”产业体系,其中,建材等传统产业要延链升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标识度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区建材产业将扩大内需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径。

工业化重塑新优势

“过去工人们都是在建筑工地拌水泥,大家一想到工地就是灰头土脸的样子,现在都是预制件直接在工厂中生产好,工人的作业环境越来越洁净。”近日,江苏宇山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工业化是建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路径,不但可以减少建筑垃圾,还降低了建筑碳排放。

江苏宇山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便仓镇绿色建材产业园,该园区建于2008年,是我区及便仓镇重点打造的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8家,其中规上建材企业8家,新上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等7类新型建材产品,重点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产业,形成了以联鑫建材、金恒建材、润盐环保建材、联达建材、宇山红建材等为龙头的一大批重点企业。

江苏联鑫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用工业化思维和组织方式来转型升级传统建材业,才能让行业创造出更大价值。对此,盐城市联达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有同感:“现在的建筑是高复杂、分散式的建造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化,有利于提高质效、降低成本。”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动建材产业走绿色转型之路,高标准建设盐东、便仓、城北三个建材产业园,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的生产体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最大程度提升建造质量、提高建造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数字化解锁新模式

4月2日下午,在江苏千和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公司,偌大的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智能制造车间,仅有几名工人在操作设备。

“从预制构件钢筋加工到构件浇筑振捣、构件养护,我们预制构件的生产只需要4—5人,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预制构件的整体转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PC生产负责人介绍,智能车间的建设使公司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同行企业,相对于同一行业建设智能车间减少了用工80人,生产效率提高80%。其中,库存和半成品减少20%—30%;交货期由8个月缩短至4个月;流动资金运转周期减少4个月;加工准备时间大幅缩短,人机效率提高60%;产品生产成本下降6%—12%。“2023年我们装配式智能车间的产能达到38000立方米,产值达9600多万元。”

数字建造逐渐成为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日前,省工信厅公示了2023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名单,我区企业华设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装配式桥梁构件智能制造车间成功入选。

华设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省第一家交通工程工业化智能制造研发产业基地,现有5条生产线和3套全封闭混凝土拌合中心,主要从事智能化装配式桥梁及其他多元化混凝土预制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3年,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对装配式桥梁构件智能车间进行优化升级,通过自主研发数字孪生工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度、质量、安全、设备进行全覆盖管理,实现从“人机料进场”到“构件成品出厂”再到“桥梁现场”全过程数字闭环管理。

近年来,我区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聚焦建材产业企业“智改数转”,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建筑建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更新完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积极打造一批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在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出实招、见成效,加快推进建材产业数字技术全链条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低碳化探路新跨越

随着去年12月底顺利封顶,位于盐东镇的八菱海螺低碳示范工厂项目土建工程基本结束,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总图在推进中,计划首条生产线5月28日投产,另外两条生产线6月28日投产。”该项目工程负责人说。

八菱海螺低碳示范工厂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采用当今主流辊压机联合粉磨生产工艺,使用高效复合水泥助磨剂等,有效降低熟料用量,降低电耗,多消纳当地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少混凝土用水量等,目前在水泥和混凝土领域得到深度认可。

“项目GDP能耗低于0.08吨标准煤/万元,水泥工序电耗20度/吨以下,较原有项目下降2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用永磁电机、引入风、光伏发电、储能等节能设备,提高了绿电使用率。”江苏八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品处副处长说,加强节能降耗,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助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打造‘零碳工厂’。陆续淘汰了之前的老旧设备,采用DCS系统控制新生产线,每年能够节约能耗3000多吨标准煤,加快实现绿色化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基于此,我区紧扣建材产业“绿色建筑”发展新趋势,坚持“向绿而行”,在建设领域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绿色施工技术、绿色建筑产品,推动“向绿增效”,督促各相关主体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和建筑物使用的节能减排等方面,全周期各环节均按节能减排标准,形成绿色建筑生态系统,用绿色生产方式生产绿色建筑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深度推进建材产业工业化、数字化、低碳化,不断延链升链,为工业强区持续赋能。”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