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养老“老大难” 盐城亭湖区探索农村养老“现实路径”

发布日期:2023-09-19 10:29 来源:亭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农村养老作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难点,如何让更多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亟待破题。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主动应对,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颐养在亭湖”品牌建设,不断强化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精心组织实施高品质农村养老服务实事项目,积极争创“苏适养老”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亭湖路径”。

物质保障+精准帮扶,让“老有所依”不再难

为农村困难老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是兜底农村养老事业的关键之举。

近日,家住亭湖区黄尖镇指南村的独居老人家里,多了一件新“物件”,村干部上门为老人免费安装了燃气报警器,让他使用燃气时更加安全。而在老人家的西侧里屋,还有尚还崭新的助洁、助浴设施,为其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上了年岁、行动不便的老人,最怕出现安全事故。”指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说。

近年来,亭湖区持续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养老提升行动,积极探索“三点支撑”农村原居养老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准生活帮扶,先后为1800户独居老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报警装置;投入220万元对特殊困难的农村老人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覆盖750户;为65岁以上农村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将所有8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助浴补贴范围,为150名失能分散供养特困老人购买免费上门助浴服务;免费或低偿向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康复辅具服务……

一系列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暖心举措,展现着“颐养在亭湖”品牌的为民初心。据了解,亭湖区每年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达5000余万元,真正助力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体面生活。

创新机制+持续投入,让“老有所养”更便利

“茄子烧得软糯入味,十分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中午饭点时间,亭湖区盐东镇洋桥村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的长者幸福食堂内,不少老人正聚坐在餐桌前,大口吃着美味午餐。

在政府没有投建养老睦邻点之前,这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在家烧饭是个“头疼事”。“一个人烧饭,精力上、经济上都不‘划算’。现在村里提供了幸福食堂,吃一顿饭只要5块钱,真是实惠又方便。”年过七旬的村民说。

这是今年亭湖区新建成的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之一。今年以来,亭湖区持续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聚焦“老有所养”问题,积极探索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累计投入约60万元,建设完成南洋镇盐东居委会、正东村,盐东镇洋桥村,新兴镇新永村,黄尖镇花川村,便仓镇明亮村6个养老睦邻点,并对外开放4家,其中洋桥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每天活动人数达到70人,助餐人数超过50人。

“走走走,下棋去。”饭后,几位老人一同前往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在这里悠闲下象棋、玩棋牌、打台球、锻炼身体……“自从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以来,这里便成了村里老人休闲娱乐、安享时光的好去处。”正东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道。

这是亭湖区持续加快农村养老生活设施建设,提供运动健身、自主阅读、休闲棋牌、医疗养生等多方面服务的又一温馨举措,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络,满足农村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需求,确保养老设施为老所建、为老所用。

精神丰润+宣传引导,让“老有所乐”更暖心

丰富农村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在亭湖区新兴镇新场村北灶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里老人们开心地拿着“人居环境积分卡”前来兑换礼品。保持家前屋后环境整洁、践行文明乡风团结邻里,便可获得相应积分,10个积分兑换一包抽纸或一块肥皂,20个积分兑换一瓶1KG洗衣液……“积分超市”的设立让村民们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愈发宜居。

截至目前,亭湖区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2个,森林村庄、绿美村庄61个,省市特色田园乡村10个,省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28个,创成“美丽庭院”示范户2110户。

此外,亭湖区还依托爱心人士团队、志愿服务组织,定期为农村老人提供送戏下乡、文艺汇演、精神陪护等服务,引导17个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助老活动。目前,已累计在5个镇、20个村开展各类“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0余场次,不断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转载来源:新华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