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大众报】一枝犹待主人来

发布日期:2023-04-24 09:28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盐城亭湖区南门的一座见诸宋史的千年古镇,便仓枯枝牡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因其奇、特、怪、灵而闻名中外。“牡丹曾是手亲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翻阅古今众多描绘牡丹的诗词,笔者尤其喜爱这首从家乡便仓流传出来的古诗。该诗的作者、枯枝牡丹的主人便是元末明初传奇人物卞元亨。

有着神奇色彩的枯枝牡丹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卞元亨“插枯枝开出牡丹花”的传说最深入人心。传说当年,盐民起义领袖、吴王张士诚兵败,他曾经的部下、北宋右参知政事卞济之的嫡孙卞元亨解甲归隐便仓。途中,卞元亨的马鞭丢失,一只梅花鹿从草丛中跑出来,口衔枯枝,跪倒在马前。卞元亨取下枯枝,策马而归,到了便仓自家宅院,把枯枝插于花园内,这枯枝竟开出牡丹花来。

凡事都有前因后果,此传说成为后来创作这首古诗的“前因”,“后果”则是这首古诗产生的场景。明初,不肯出山的卞元亨被朱元璋发戍辽东。临行时,元亨告别家人,并以酒酹牡丹曰:“待我南还花再开。”之后,枯枝牡丹果然九年未开,到第十年时,元亨遇赦归来,故园中的枯枝牡丹竟然有一枝盛发。卞元亨感慨吟诗两首,另外一首为:“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口衔枯枝”“十度春风九不开”等,传说虽神奇,但便仓枯枝牡丹700岁高龄是事实,这首古诗现在不时被人们提及也是事实,“存劲节”不单单是枯枝牡丹,主人卞元亨的英名同样流传至今。

诗人往往以诗明志,借物抒情,“花解主人语,花随主人心”,这首古诗所表达的主人与牡丹之间的故事情真意切。对牡丹的赞许,对英雄的夸奖,对信诺的肯定,对美好的期盼,人们吟诵此诗时自然会感慨万千。

不仅仅只有口口相传的故事,现实中的便仓枯枝牡丹的确有三大传奇:花开之时,枝叶枯萎而花朵艳丽;每年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花信儿准确无误,盐城至今仍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民俗;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到了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如今,便仓枯枝牡丹获颁全省花卉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省级农业文化遗产,枯枝牡丹园成为苏北的一大人文景观和游览胜地。

700多年过去了,古老的枯枝牡丹依旧年年盛开,因为“十度春风九不开”的语境变了;“一枝犹待主人来”,原来的主人卞元亨变成历史传说,现在赏花的老百姓就是新主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精彩纷呈的枯枝牡丹相互映衬,共同约定,如约而至。大家讲解着传说故事,欣赏着艳丽的牡丹花,好日子有滋有味。(朱大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