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打出托育服务“组合拳” 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发布日期:2023-12-05 16:54 来源:亭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缓解群众育儿“后顾之忧”,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幼教托育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托育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其中,普惠托育工作连续两年荣膺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事项。

一是坚持卫健和教育双牵头。将托育体系建设列入“健康在亭湖”“优学在亭湖”品牌建设子品牌,建立由卫健、教育部门“双牵头”,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板块“多联合”的工作机制,开启“指挥部+专项组+清单制”工作新模式,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全过程统筹协调、全链条项目推动、全要素聚焦提质。

二是强化政策和财政双保障。系统搭建“2+N”政策框架,密集出台《全区3周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全区幼教托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盐城市亭湖区托育服务机构设立和管理试行办法》等6个文件,形成政策顶层设计。

财政兜底保障公办托育园健康运行,将托育园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优先推进,投入近5000万元新(改、扩)建托育园18个,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按托大班、托小班、乳儿班分类递增,今年分别提高到1000元、1300元、1500元,办公经费分别按每月1万元/园、0.5万元/园标准进行定额补助。

促进公办和民营双提升,坚持公办先行作示范,民营跟进成气候,全面启动“3690”托育布局推进计划,“3”是高标准建成运营黄山路、万户新村、立铠等3所公办示范普惠性托育园;“6”是建成红星都会、鑫港家园、绿阳汇托幼园、六附园、妇联园、实验园等6所托幼一体园,实现均衡布局;“9”是一附园、二附园、三附园、亭湖园、南洋园、盐东镇园、黄尖园、便仓园、新兴园等9所公办幼儿园全部下延增设托班,全面筑牢供给支撑;“0”是根据社区入托需求,嵌入式建设“宝宝屋”。

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鼓励50人以下生源不足的小型民办园转型办托育园。截至目前,全区开展托育服务机构56家(公办19家,民营37家),在国家备案登记系统中已备案40家,共有托位数2750个,“一镇一街一普惠”全覆盖,每个社区均有普惠就近的托育服务场所,实现“家门口”便利托、“步行”送托。

三是突出创新和服务双驱动。深入挖掘普惠托育建设潜力,制定“一园一案”延时服务方案,发展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

区教育局从环境课程、生活课程、成长课程、养护课程、家庭课程五个维度出发,建立五感生活化、游戏课程化、食育定制化、照护科学化、成长群体化的全过程托育课程体系,形成以培养婴幼儿“五感能力”为核心的,富有亭湖特色的托育课程体系。

区卫健委根据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实际,制定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营养摄入标准及膳食制定标准,明确托育准入标准及照护养育职责,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联系服务辖区内托育园,对园照护服务予以全程指导,并与市妇幼保健院签订院托融合发展合作协议,为亭湖区婴幼儿家庭和托育机构提供优质可及的养育照护指导服务,形成集健康饮食、科学照护、体检筛查、健康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四是实现品牌和口碑双丰收。建成全市首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力打造全市托育师资实训基地、区托育服务示范基地、区托育科研指导中心、区智慧托育信息中心、区托育成果展示中心等“五位一体”的示范性、引领性、综合性托育基地。亭湖区实验幼儿园被评为“江苏省普惠托育点”、黄山路托育园被评为“江苏省社区示范点”、后关路托儿所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托育机构”、立铠托育园被评为“盐城市普惠托育点”,全市最多。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工作被国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全过程托育一体亭湖模式在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上获教育创新案例一等奖,承办全市首届“托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全市范围推广亭湖模式。“身边园”“普惠园”“放心园”越来越多,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用心用情呵护“最柔软群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口碑。

转载来源:新华报业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