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亭湖:以文兴业,动能澎湃!赋能文旅融合“新业态”

发布日期:2023-12-12 11:06 来源:亭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盐城市亭湖区一直以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文化产业有效投资,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全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动力强劲、活力四射。

一街区——释放文化消费新潜能

12月10日,走进竹林大饭店,集聚着烟火时光的岁月场景让人心生涟漪,从一楼到三楼,各类特色美食以及电影院、邮递局、老轮船码头、大众饭店等老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市民和游客纷纷在这里驻足停留、打卡。竹林大饭店在展现盐城特色饮食文化的同时,通过富有年代感的建筑设计再现老字号、老手艺、老街巷等景象,立体化、场景化地呈现出“人文盐城”“市井盐城”“民俗盐城”“美味盐城”的丰富内涵,成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体现亭湖独特魅力的文化IP。今年双节期间,竹林大饭店日均接待人流量超万人次。

位于竹林大饭店五楼的“礼遇盐城”文创旗舰店,充满文化元素和艺术气息的商品吸引着每一位新游客、老市民,不少人都走进店内选购独具盐城城市特色的文创产品。“店里的文创产品融合着盐城特色元素与现代创意,很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市民表示。

老街区的文化是城市之根。建军路的历史人文商业底蕴也是盐城的精神根脉之一,是区别于新街区的价值所在,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方兴未艾,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

着眼于以多元化、品质化、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赋予文化消费新动能,建军路上的浠沧商业街嵌入了时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国潮、二次元等元素,倾力打造沉浸式的时尚消费场景;下沉式广场在现代新潮的定位之外,通过引入趣味演出,将特色传统文化、民间技艺等纳入表演节目,让一直工作和生活在此的人明显感受到了重新回归的“烟火气”。1956星剧场持续保障高质量剧目供给,文化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剧场内的“繁星书局”等配套文化功能板块也同步创新文化内容承载;除此之外,以“礼遇盐城”旗舰店、登瀛小筑等为载体,也在不断扩张文化消费新空间。

“我们将坚持在把握文化与城市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让文化成为街区发展的动力,着力用新理念、新模式讲好‘老城故事’,让厚重的文化与创新的活力相融相生,塑造街区特色。”盐城建军路文商旅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军路商业街管委会副主任介绍。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街区以“中秋奇妙游聚hui建军路”为主题,推出“中秋国庆乐游竹林”“浠沧广场纵享夜色”“1956星剧场人生百老汇”等一系列活动,生动展现老盐城碰上新盐城的独特人文气质,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总营收近3亿元,在政府消费券的加持下,同比增长15%。

与此同时,亭湖区还一直系统规划修复纯化路等人文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和肌理,科学修缮历史建筑及其环境风貌,全力以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擦亮历史文化名片。

一村落——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

在位于黄尖镇兴农村境内的潮间带艺术村,踩着石子路,绕过矮篱笆,踏入茅屋老宅,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字画,还有沉浸于创作中的艺术家。整个艺术村淳朴之中更带着古色古香,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魅力。“我喜欢旅游,也去过很多景点,这里的文化气息很浓厚,给我留下了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象,以后我还会再来,也会介绍亲朋好友来游玩!”游客说道。

潮间带指海水与海堤之间的区域,动植物生命力强,象征着勇立潮头、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作为全国首个集群式茅草屋建筑群,潮间带艺术村因传承传统文化而建,这里不仅有中书协、中美协、荣宝斋画院等全国顶尖书画名家签约入驻,而且还是清华大学美院、浙江大学美院、厦门大学美院等13家高校师生艺术创作、实习、研讨、交流基地,通过名人、名家、名作引领,辐射放大名地效应,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除了已建的书画村,区、镇两级正立足更高起点谋划音乐舞蹈村、文学摄影村、美术工艺村和古法制盐体验区的建设。

艺术村不仅承载着书画艺术的传承重任,更不断探索着传统高雅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发展路径。

从2021年开始,陆续有百余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来到潮间带艺术村,很多人一待就是半个月,潜心搞创作,让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截至目前,艺术品拍卖活动已成功拍出百余件作品,成交金额近200万元;集赞送客房、诗词征集、艺术名家课、汉字艺术文化节、艺拍活动、百位书画名家庆祝国庆中秋书画精品展等活动人气爆棚;潮间带艺术村驻竹林大饭店书画定制售卖小店顺利完成;国内书店天花板“单向空间”的入驻启幕,开启了用旅行抵达艺术的文化之旅。

文旅兴业,文化赋能。近年来,亭湖区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将以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及配套设施为支撑,加快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持续提高文旅综合效益。”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平台——赋能文化产业新业态

数字文化新业态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文化资源。近年来,亭湖区持续发力数字经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速产业数字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位于五星街道的8#新生·数字科技创新园利用原八中改造提升,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作为亭湖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之一,可容纳超60家企业或项目团队入驻办公,设计打造了集创新创业、科技孵化、乐享居住、社交娱乐为一体的青年创业人才栖息地,以企业政策咨询服务、空间服务、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方向,力争为企业节省沟通及时间成本,提高企业成长速度,形成亭湖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聚集的新高地。“在这样优良的环境里,相信企业可以快速成长、飞速发展!”新生数字经济创新园运营经理说道。

亭湖区还对现有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明晰战略目标、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快链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据了解,文创大厦将有计划、有目标地招引一批动漫、游戏、影视媒体、文化出版、电子商务、软件网络等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睿思平台将重点发展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渲染、数字创意、数梦工厂等数字内容产业;灏谷基地将瞄准文化设计、新媒体直播两大视觉文化产业业态,有重点地筛选优质企业资源进行精准招商。

厚植文化根基,勇立发展潮头。亭湖区正不断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一幅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快速展开。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亭湖发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