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亭湖+2

发布日期:2023-11-13 10:53 来源:亭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区申报的八大碗制作技艺(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木雕(亭湖木雕)2个项目成功入选。

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

八大碗是盐城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有着“半汤半水、半荤半素、营养养生、人文关怀”的特色,以盐城八大碗土膘席为表现形式,分别是烩土膘、大鸡抱小鸡、红烧糯米圆、涨蛋糕、萝卜烧淡菜、芋头虾米羹、红烧肉、红烧刀子鱼……

而此次入选的“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则讲究“选料严谨、刀工精细、烹制考究、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擅长炖、焖、蒸、烧、炒、烩、煎、贴、醉,注重调汤,保持原味,口感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改其味,烹制海鲜也是独具地方特色,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区高度重视非遗饮食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2017年“盐城八大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全国首例地方特色系列菜肴集体商标。2020年10月,“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被列入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盐城八大碗”已成为我区乃至全市的一个特色品牌,对地区经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带动了地方旅游、餐饮、人力资源等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亭湖木雕

盐城木雕源于明,盛于清初。此次入选的“亭湖木雕”,其主要传承人之一是“盐城钱氏木雕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钱万春。他继承了祖传技艺,研创木雕工艺三十余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盐城钱氏木雕技艺。据了解,“盐城钱氏木雕技艺”历经六代传承和不断探索,既传承了传统木雕工艺的特点,又具有独特木雕技法,镂刻形式丰富多样,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手法,镂通效果剔透玲珑,层次丰富;在设计上讲究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突出主题,引入几何图案、文物造型、传世名画、少数民族、佛教等题材,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

近年来,我区相关文化单位与“盐城钱氏木雕传承人保护单位”——盐城市钱氏木雕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钱氏木雕工艺已被列入区级非遗、市级非遗项目。我区还帮助其在南洋镇头灶村村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竹林大饭店非遗展示中心等地,设立了工作室、展览室及创作工厂等。同时,该公司始终坚持工艺至上,秉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市场”的原则,不断满足市场对木雕产品的需求,并多次参加各类木雕大赛及木雕工艺展览,进一步促进了非遗产业化、企业品牌化发展。

当前,我区有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22项,区级非遗项目61项。我区将进一步增强非遗保护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挖掘更多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优秀非遗项目,扎实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推动非遗项目在传承创新中焕彩时代光华,加快建设更具人文魅力、更显文化底蕴的文明城区。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亭湖发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