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02014360824G/2025-20715 组配分类 现代农业
发布机构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4-29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亭农四季(第115期)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前防、中控、后保”绿色防控策略的核心内容,水稻播种前选用对路药剂进行拌种、浸种,是控制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最为经济、简便、高效的措施,部分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利于培育壮苗。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今年的水稻种子处理工作,加强技术宣传和服务指导,正确开展药剂拌种、浸种,夯实水稻丰产丰收基础。

一、精选稻种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品种,精选无病健壮的种子,在药剂种子处理前晾晒2-3天,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二、科学开展药剂种子处理

1、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可选用12%氟啶·戊·杀螟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对水浸稻种,要浸足48-60小时(气温18-20℃时浸种60小时,23-25℃时浸种48小时,如气温低于15℃时浸种时间延长到72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确保防治效果。单独预防水稻恶苗病,可选用4.23%甲霜·种菌唑或62.5/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加水搅拌包衣稻种。预防水稻恶苗病、稻蓟马,可选用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或25%噻虫·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加水搅拌包衣稻种。药剂浸种、拌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如遇到气温偏高时,要适当降低塑盘育苗期间苗床的温度,以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机率。

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因此对高感水稻恶苗病品种要尽量避免使用氰烯菌酯等单一成分杀菌剂浸种,以确保种子处理的效果。

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20%噻唑锌常温浸种36-48小时后催芽播种;或使用40%三氯异氰尿酸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

三、注意事项

1、浸、拌种时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药液,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机插秧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效果。

2、农药使用过程中通过多次清洗等方式减少、清除包装废弃物内农药残留,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