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02014360824G/2025-20491 组配分类 现代农业
发布机构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03-24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亭农四季(第110期)小麦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一、发生情况

1、小麦纹枯病:受前期干旱天气影响, 小麦纹枯病始见期迟于上年同期,病情略轻于上年同期。321日调查,见病田率20%,平均病株率0.4%,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纹枯病亦将进入侵茎危害的关键时期,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回升、降雨的增多,麦苗群体的增大、田间郁闭程度的增加,小麦纹枯病病情将进一步上升。预计今年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达中等发生。

2、麦蚜虫:近期随着气温的回升,麦蚜虫快速增殖,321日调查有蚜田率60%,平均百株蚜量71.5头,高的田块百株蚜量500头以上,如忽视防治,蚜虫将大量繁殖,并向上部叶片转移,严重影响麦苗正常生长。预计今年麦蚜自然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

3、小麦白粉病:田间暂未查见病株,随着气温的升高,田间郁闭程度的加大,适宜的湿度条件将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以及病情的扩展。由于我区易感小麦白粉病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大,预计今年小麦白粉病自然发生程度可达中等以上发生。

二、防治技术意见

1、加强田间管理,抑制小麦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等。

2、选用对路药剂,适时用药,控制病情发展。

1)用药适期:3月下旬-4月初。麦子拔节期是控制纹枯病病情发展、预防侵茎、减轻危害的关键期。在纹枯病侵茎前、病株率达到5%以上时要及时开展防治,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以上或茎杆零星发病的田块则要立即喷防。

2)药剂配方:

防治纹枯病,兼治白粉病、锈病,可选用噻呋酰胺与环丙唑醇、氟环唑、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剂复配剂或混用防治。

防治白粉病,兼治锈病、纹枯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唑醚·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剂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等这类复配剂,控制病害扩展。

防治麦蚜,兼治麦蜘蛛:可选用联苯菊酯复配剂。

挑治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

对多种病虫混发田块,要统筹做好防控安排,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对发病重的田块,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间隔7-10天开展第二次防治。

3)施药方式:要用足药量和水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公斤,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公斤,高效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不低于1.5公斤。

三、注意事项:

1、防治小麦纹枯病慎用苯甲·丙环唑,防止其与氯氟吡氧乙酸使用间隔期过短,对小麦产生药害。小麦白粉病已对醚菌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且醚菌酯对小麦锈病兼治效果差。

2、保护农田环境。农药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要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者。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