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区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受今年秋播期间连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播期迟于往年,苗情不平衡性大。虽然小麦进入越冬期后温高光足,但土壤墒情明显不足,导致麦苗生长缓慢,苗情转化升级迟缓;部分晚播麦田出苗速度慢、出苗期拉长,表现苗小苗弱;部分基肥未施尿素的田块开始有落黄症状。结合我区土壤质地,对于这部分弱苗田块的田间管理要以“喷、浇水(或沟灌洇水)+补施尿素”为主的促弱转壮技术措施,其中沟灌洇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盐碱土不能灌。土质黏性的小麦田旱象偏重要适时灌水。盐碱地不能灌水,以防返盐而影响麦苗正常生长,过旱的田块只能喷浇水。
二是夜间低温不能灌。适宜日出以后灌水,傍晚排空,谨防夜间积水结冰导致冻融“根拔”、“凌截”现象造成小麦次生伤害发生。(小麦因土壤冻融发生根拔或凌截死亡是指:小麦根系周围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部位,结冰时土壤膨胀,麦苗随土抬高,化冻时土壤下沉,如此反复逐渐将小麦分蘖节和根系抬出土面,并拉断根系而冻死。)
三是低温寒潮不能灌。一般宜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回升至日均温≥3℃、“夜冻日消”的晴天,浇灌水量不宜太大,以每亩40~50立方米为宜;而低温寒潮来临前严禁灌水,尤其漫灌会造成冰冻情况且持续时间长,导致严重伤害小麦。
四是不能大水漫灌。要加强三沟配套,沟灌洇水,水不能上畦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高压喷浇水。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导致土壤透气性变差,影响小麦根系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