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江苏盐城亭湖:“家门口”的舒适圈,让幸福触手可及!

发布日期:2025-10-27 09:13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秋意渐浓,微风拂面。步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的大街小巷,一幅“家门口”的幸福画卷正徐徐铺展:全民健身中心里跃动着矫健身影,长者食堂飘出饭菜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这些场景,正是亭湖区以民生为本,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生动实践。一个个“家门口”的舒适圈正让居民就近享受便捷、惬意的休闲生活,更让幸福感在“家门口”悄然升级,成为这个秋天里最动人的民生温度。

“从前想锻炼只能绕着小区散步,现在步行到专业场地只要8分钟!”家住建军路附近的市民王建国背着运动包,走进建军路全民健身中心。刚一进门,乒乓球馆内清脆的击球声、热烈的喝彩声与感叹声便扑面而来,活力四射。今年62岁的王建国是健身中心的“常客”,每天雷打不动锻炼1小时。他高兴地说:“平时就喜欢打乒乓球,这边离家近,有专业的乒乓球桌,还有固定球友,天天来锻炼很合适。”

建军路全民健身中心主要有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多个功能区,不仅为运动训练和竞赛提供场地,更惠及周边居民群众,是市民就近享受多元化体育服务的首选。

除了建军路全民健身中心这一“主力场馆”,亭湖区还将健康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近而便”的社区运动场所,织密家门口的“健康舒适网”。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76处口袋公园,每处都配备步道、健身路径、休憩座椅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就近锻炼的好去处。从大型健身场馆到微型口袋公园,亭湖区以多元化的举措,让健康舒适圈真正融入居民生活,“运动就在家门口”已成为现实。

“张阿姨,今天的红烧肉炖得软烂,您多吃点!”正值饭点,五星街道的幸福五星社区食堂热闹非凡,工作人员正忙着给老人们打饭。一声声亲切问候,让整个食堂充满暖意。

今年78岁的张桂兰老人,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时吃饭就凑合。有了长者幸福食堂后,她每天都来。“这里的饭菜种类多,味道好,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口味,一顿饭只要几块钱,比在家做方便多了。”张桂兰老人的脸上满是笑容。

幸福五星社区食堂以“助老为核心、全龄可共享”为定位,每天提供三餐,菜品设计兼顾不同群体需求。针对老年人,推出软烂易嚼、低盐低脂的“适老套餐”,备齐8至10道热菜及汤品,并提供上门送餐,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吃饭难”问题。面向上班族和儿童,专设“小份菜”窗口,提供30余种家常小份菜,辐射周边多个小区、楼宇、企业,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共享幸福“食”光。

作为“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亭湖区在城市社区建立以独立运营的长者幸福食堂为主,“社区食堂+长者食堂”等多种形式为辅的老年助餐模式,解决老年人就餐需求。

在亭湖,舒适圈的打造不仅关注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便利,更将服务的温度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健身锻炼与便捷就餐,综合性的社区服务同样是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不可或缺的一环,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服务就在身边”。

毓龙街道海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聚焦综合服务、物业服务、就业服务三个站点建设,集成提供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物业服务、居民就业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各类事项。“以前办事得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到社区的服务中心一次就能办好,太方便了!”居民陈娴说。

最让居民惊喜的是社区就业服务站。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社区打造“家政摇摇铃”特色服务平台,收集居民家政需求,对接辖区内的下岗职工等群体,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社区定期收集居民家政需求,如保洁、保姆、月嫂等,再根据需求为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在亭湖,像海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样功能完善、服务贴心的便民阵地,正以“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半径,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近年来,该区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仅统一规范“物业窗口”“就业驿站”等核心功能区设置,提供物业服务、家政服务、政策咨询等便民服务,还增设老年活动室、母婴关爱室等特色空间,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居民想来、爱来、常来的“家门口客厅”。

从健身到养老,从就餐到办事,亭湖区正以一个个“家门口”的舒适圈,编织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在亭湖,“舒适”触手可及,幸福就在身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