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聚”合力,这就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亭湖实践”

发布日期:2025-10-27 09:36 来源:亭湖发布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推进基层治理进程中,我区以小区党支部为“红色支点”,以“邻聚家园”品牌为引领,统筹整合小区、物业、辖区单位及居民等多元力量,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实现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在“家门口”持续提升。

强组织:夯实堡垒“共同体”

走进五星街道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愿景五星馆,“十个一”党建工作法与党员标杆墙交相辉映——前者清晰勾勒出支部建设“路线图”,后者生动展现先锋模范“群像图”。

“愿景五星馆不仅是五星村的精神地标,更是党建实践的实境课堂。”村党群办主任曾主任介绍,每月20日都会组织党员在此开展集中学习。改造升级后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丰富活动阵地功能,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党员教育实境课堂”。

党员就在群众身边,有事随时找得到人。五星村创新推行“星心相印、星新相吸、星幸相随”十二字工作法及“十个一”党建工作法,将162名党员纳入9个党支部,依托“村、社区、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由9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负责9个居民网格和6个经济网格,覆盖全域,推动党组织服务范围向户籍村民、辖区居民和入驻企业全面延伸。“我们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落在小区里,就是要让组织力量渗透到每个角落。”五星村党委书记孙书记表示。如今,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已成为五星村最鲜明的文明底色。

近年来,我区持续完善组织网络,制定覆盖村、社区等8个领域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聚焦小区这一基层治理基本单元,建立健全小区党建工作体系,构建“基层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组建398个小区党支部、737个楼栋党小组,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力量延伸到群众身边。

我区还按照“一社区一品牌”标准,推动社区整合闲置资源,建设21处“邻聚家园”小区党群服务站,嵌入式设置“物业窗口”“就业驿站”“法律诊所”等功能区,提供物业、家政等便民服务,让“小事不出小区、服务就在身边”成为现实。

优服务:激活共治“新引擎”

“以前小区绿化没人维护、杂物乱堆乱放,还有电瓶车飞线充电,现在通过议事会提出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东亭湖街道富康社区滨河人家小区居民李先生指着整治一新的绿化带,对“小康之家”党员志愿者议事会赞不绝口。

曾经的滨河人家小区环境脏乱、道路堵塞,如今绿化优美、路面整洁、车辆有序。这一转变得益于富康社区定期召开的“小康之家”志愿者议事会。会前,社区网格员走访各小区,将发现的绿化维护、杂物堆放等问题拍照记录、整理上报。会上,以图片形式向居民代表和物业代表通报,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议事会为志愿者搭建了共商共治的平台。”富康社区党委书记韦书记介绍,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党委领导、党员、物业、网格员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共治模式。通过“以大带小”“以好带差”,进一步培优物业企业,激活“红色物业”建设。同时,建立定期运行质效评估机制,推动物业企业及时对标改进、提升服务品质,最终形成“多方合力、同向发力”的共治共管良好局面,推动安置小区从“无物业、脏乱差”转变为“有人管、环境优”。近年来,小区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物业投诉率下降50%,取得党建工作与治理服务“1+1>2”的良好效果。

富康社区“帮带化”协同治理模式已在东亭湖街道全面推广,这样的创新实践也正在亭湖遍地开花。我区在34个小区推动“红色业委会”建设,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委会“三委”联动机制,激活社区共治微循环。同时,推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协调议事机制,严格执行“支部提议—各方商议—讨论决定—结果公开—督促落实”五步工作法,今年已累计召开议事会720余场,成功解决充电桩安装、飞线整治、管道维修等民生问题410余件,进一步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大事共商、实事共做、协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促和美:浸润邻里“友善风”

文化作为邻里情感的黏合剂,更是“邻聚家园”精神生长的沃土。新洋街道城北社区通过“阅读+戏曲”的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让社区新风尚在润物无声中滋养。“这类活动既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又通过互助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让邻里温情在文化互动中不断升温。”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邵书记说。

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培育社区共识,是“邻聚家园”精神内涵的升华。通过特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这种精神在全区各地得以落地生根。今年来,各地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深入挖掘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累计开展文艺演出、书法展览、趣味运动会等活动400余场,参与居民超10万人次。依托建军路、鱼市口、剧场路等“时光记忆”地标,还特别开设“邻里茶话会”“周末故事会”等特色活动50余场……“文化聚人心”的模式,成功推动社区从“物理聚合”走向“精神共鸣”。

涵养社区新风尚,“身边的奋斗者”故事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不久前,一场以“身边的奋斗者”为主题的先进事迹宣讲会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奋斗者以自身视角向大家讲述奋斗日常,将“何为奋斗、如何奋斗”的答案融入一个个真实故事中,令在场听众深受触动。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榜样,以平凡故事为火种,成为点燃邻里共情、凝聚价值共识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我区广泛培育“最美家庭”“身边的奋斗者”等,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通过将奋斗者故事、最美家庭事迹制成楼栋文化展等活动,让榜样力量融入日常,使奋斗精神和美德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居民群众共识。

从“治理”到“善治”,从“相邻”到“相亲”,“邻聚家园”品牌已在亭湖生根发芽。展望未来,我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帆,以民心为桨,激发基层治理强劲活力,让“邻里一家亲”的温暖图景成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