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02014360824G/2024-19974 组配分类 现代农业
发布机构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9-04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亭农四季(第89期)水稻破口抽穗-齐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当前大面积水稻陆续进入抽穗齐穗期,部分生育期偏晚的水稻也即将破口,水稻穗期病虫害重发、流行的风险仍然很高,防控形势严峻。各地务必要克服麻痹、侥幸的思想,加强水稻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水稻安全生长、丰产丰收。

一、发生趋势

1、穗期稻瘟病:当前大面积水稻仍处于稻瘟病易感生育期,同时由于昼夜温差大,田间露水重、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若9月上中旬阴雨天气增多,将加大穗期稻瘟病重发流行的风险。

2、四代稻纵卷叶螟:四代稻纵卷叶螟发蛾盛期长,田间蛾卵量高,智能性诱、灯诱于8月26日-31日进入发蛾盛期,田间赶蛾,8月27日蛾量开始上升,8月31日进入四代稻纵卷叶螟二峰,峰期平均亩蛾量1002头。近期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成虫的产卵和卵的孵化,9月2日调查,平均百穴虫卵量186头·粒,高的田块百穴虫卵量400头·粒以上。根据田间调查,结合智能测报设备监测数据分析,预计四代稻纵卷叶螟卵孵二峰出现在9月6-7日,偏重-大发生。

3、水稻纹枯病:8月29日调查,移栽稻田平均病穴率、病株率为4.7%、1.3%,直播稻田病株率1.1%,病情较7天前小幅增长。部分未及时用药防治的田块,病斑已上升到上部功能叶片,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和灌浆结实,若忽视防治,危害将进一步加重,“冒穿”倒伏田块还将增多。

4、稻飞虱:8月29日调查,灰飞虱:一般田块平均百穴虫量41头,个别防治差的田块虫量高,如不主动用药控制,水稻抽穗后灰飞虱将大量为害嫩穗而形成“霉穗”。褐飞虱:见虫田率低,尽管田间虫量不高,但褐飞虱成虫产卵量大,若虫易聚集危害,刺吸稻株汁液,形成点状“冒穿”,虫量高时,成片倒伏,后期部分田块仍有重发的可能,从目前虫情分析,预计四代褐飞虱中等偏轻发生。

5、细菌性病害:9月上中旬如台风暴雨增多,还将促进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扩展和蔓延。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四代稻纵卷叶螟、四代稻飞虱,尚未齐穗的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兼治螟虫、挑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2、施药适期:9月5-9日,已破口的田块立即用药防治稻瘟病,齐穗期(破口后5-7天)再用药防治一次。

3、药剂配方: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可选用井冈·噻呋、噻呋·戊唑醇、肟菌·戊唑醇。

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三环唑、稻瘟酰胺等。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

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可选用甲维·茚虫威、甲氧·茚虫威、多杀·茚虫威。

稻桑混栽区选用三环唑,加肟菌·戊唑醇或井冈霉素A,加稻丰散加丁虫腈混用。

防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噻霉酮等加有机硅助剂对水喷雾,不能带露水施药。对已发病田块,要先打未发病的水稻,最后打发病水稻。

4、施药方法: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升,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器亩用水量20-30升,植保无人机用水量不少于3升。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寸以上,用药后保水5-7天。添加有机硅助剂,可显著提高药剂耐雨水冲涮能力和防治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防治或兼治褐飞虱要停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不宜单用。

2、秧苗叶片有露水或雨水时勿施药。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要严格按规程选择药种。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操作规程,避开高温时段用药,做好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严防发生人畜中毒。

3、蚕桑地区严禁使用杀虫单、甲维盐、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阿维菌素等药剂,用药时要避免药液污染桑叶。养蜂区域禁用丁虫腈。

4、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同时稻田严禁使用对水生动物毒性大的虱螨脲、氟铃脲等药剂,以免产生事故纠纷。

5、噻呋酰胺单剂对稻曲病兼治效果差,不能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6、水稻破口抽穗后要避免使用稻瘟灵及其复配剂、苯甲•丙环唑,防止稻谷中稻瘟灵、丙环唑农残检测超标。

7、保护农田环境。农药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要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者。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8、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适期内遇阴雨天气,要抢雨隙突击用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