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购人信息
名 称: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人民政府
地 址: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迎宾路8号
联 系 人:顾先生
联系电话:18932255399
二、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江苏锦东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 址:盐都区高旺沟路与204国道交叉口西北第三栋B9号楼7楼西户
联 系 人:郑工
联系电话:18716328569
三、项目名称
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项目
四、公告期限
2024年1月15日至2024年1月20日18:00时
五、意见反馈时限
2024年1月15日至2024年1月20日18:00时
六、意见反馈要求方式
如有建议或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并加盖公章,联系人:郑工,联系电话:18716328569,于2024年1月20日18:00前送至我单位,逾期不受理(如邮寄,2024年1月20日18:00之后到达本单位的邮件将不再受理)。
江苏锦东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24年1月15日
附件:
采购需求
1、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加快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深化落实上位规划《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传导体系,特编制《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范围为新兴镇行政区划范围,规划面积为100.59平方公里,是对新兴镇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解决未来发展空间问题,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2、采购具体内容及要求
(一)现状分析与形势研判
(1)现状评估
结合基础调查、实地踏勘、社会调查等方法,厘清新兴镇域自然资源禀赋
特征,测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指标,分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布局特征和演变规律,切实摸清现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总结新兴镇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问题。
(2)相关规划实施评估
对现行相关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节约集约用地等规划实施情况。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着重对各类规划空间管控内容执行情况、规划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规划矛盾冲突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找出资源保护利用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战略目标与发展策略
(1)战略定位
贯彻国家、省、市、区的发展战略,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立足新兴镇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战略定位。
(2)发展目标
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研究制定新兴镇总体及分阶段发展目标,制定规划指标体系。规划指标主要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值一经确定,须在规划期限内严格落实。
(3)国土空间发展策略
围绕本地区发展战略定位和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协调保护和开发关系,从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品质提升、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支撑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引导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转变,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三)区域协同
(1)落实上位要求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省高质量发展和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相关要求,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体现分区差异化发展策略。
(2)跨界协同
结合盐城市国土空间协同发展要求,提出新兴镇与周边地区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的跨界协同要求。
(四)空间格局
(1)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根据战略定位,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本底条件以及城乡、产业、交通、水利、能源等发展类要素布局,强化底线约束,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农业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构建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2)控制线划定与管控
根据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3)国土空间用途结构优化
落实盐城市明确的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任务指标,结合国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控要求,细化新兴镇国土空间要素安排,提出镇域国土空间利用的总体原则、任务和分解要求,明确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具体目标和策略路径。
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的要求,提出农林用地、建设用地、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等主要用地的规模和比例,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生态和农用地。提出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措施。优先保障住房和各类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军事、外事、殡葬等特殊用地。
(五)用途管制
结合国土空间布局安排,划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六)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
深化落实盐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格局。明确新兴镇自然保护地体系,确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结构,明确保护利用要求。
(七)城乡融合发展
按照盐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结合自身条件与发展实际,提出与国土空间格局相协调、与资源调控方式相关联、与人口结构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和路径,明确镇区、乡村的人口规模。结合新兴镇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明确各村规模等级、职能定位、规划指标传导、空间管控和发展引导等要求。基于新兴镇常住人口总量和结构,针对实际服务人口特征和需求,综合考虑城镇化目标和策略、地方条件差异等,构建符合地方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综合考虑综合交通、现状发展基础、主要约束因素等条件,本着集聚发展的原则,深化镇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立足新兴镇整体生态格局、镇村空间形态和地方文化特色,确定风貌特色定位,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八)镇区规划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演化、重大设施与廊道控制、行政管理主体、职住平衡、特色景观塑造、城镇更新关系协调等因素,研究确定镇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留有弹性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发展引导要求。按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一级类对镇区空间布局作出具体安排,明确各类用地规模与结构。根据人口规模和住房需求,合理预测住房规模和结构。提出镇区居住用地面积。确定公园绿地总量和人均标准,划定结构性绿地、镇级公园等控制线,明确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覆盖率等均衡布局要求。保留、维护镇区自然河道,提出开敞空间与游憩网络的规划目标、布局原则和管控措施。尊重生态自然基础,明确城镇风貌特色定位,构筑地方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景观系统。按照留改拆并举、传承历史、体现公平、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城镇更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明确城镇地下空间的开发目标、规模、重点区域、分层分区和协调连通的管控要求。建立红线、蓝线、绿线、黄线控制体系,明确须纳入总体规划管控的水体、绿地及基础设施,划定城镇控制线并提出深化原则。
(九)综合交通
细化落实盐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专项规划提出的各类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功能、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要求,不得改变各类交通设施功能定位。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明确镇域内各级道路、城乡公交场站、等级航道及内河港口等交通设施布局,提出乡村道路规划建设的原则要求。镇区内需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布局,突出绿色交通地位,发挥交通引导发展作用。结合功能布局方案,优化道路网布局,提出路网密度要求,明确次干路及以上级道路布局的控制要求;提出公共交通体系构成、功能层次和发展目标,确定主要公交廊道布局和控制要求,落实主要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用地;提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的目标、对策以及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原则与要求,明确主要绿道布局;明确城镇停车发展目标与策略,提出主要公共停车设施布局方案。
(十)要素支撑体系
加强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涉及城镇安全要求的各类用地和设施规划落实,构建韧性可靠的城乡安全体系。细化镇区重要防灾减灾设施、中心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通道等的规划布局,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医疗和公共卫生等设施规划,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落实盐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布局,明确新兴镇给水、供电、燃气、供热、雨水污水、通信、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目标、配置标准与设施规模,落实区域主要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廊道控制和邻避设施用地控制等要求。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明确新兴镇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划示不同修复整治类型的重点区域,确定重点工程目录。
(十一)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提出镇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划示镇域范围内不同修复整治类型的重点区域,确定重点工程目录。
(十二)规划传导
落实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相关专项规划、亭湖区分区规划的传导要求。
(十三)近期规划
明确近期规划编制项目清单和传导机制,确保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有效衔接。提出近期实施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近期约束性指标,统筹安排近期实施项目空间布局。做好年度空间规模预测,引导计划与规划的科学衔接。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任务,对重点建设项目及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作出统筹安排,形成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科学引导建设项目土地储备与空间落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