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农四季
(第47期)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5日
水稻破口抽穗-齐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当前大面积水稻陆续进入抽穗齐穗期,部分生育期偏晚的水稻也即将破口,水稻穗期病虫害重发、流行的风险仍然很高,防控形势严峻。各地务必要克服麻痹、侥幸的思想,加强水稻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水稻安全生长、丰产丰收。
一、发生趋势
1、穗期稻瘟病:今年水稻生长前期叶瘟发生普遍,田间菌源充足,同时温光条件不足,导致水稻生育进程较常年偏迟,后期遇低温阴雨概率高,有利于病害流行。根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上中旬阴、雨天气较多,目前尚未齐穗的田块重发风险高。
2、四代稻纵卷叶螟:四代稻纵卷叶螟发蛾盛期长,田间蛾虫卵并存,防治差的田块残留虫量高、卷叶多。9月上旬调查,一般田块平均亩蛾量80-110头,卷叶率0.75%,百穴虫卵量30.3头·粒,高的田块亩蛾量500头以上,卷叶率达4.7%,百穴虫卵量100头·粒以上,近期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成虫的产卵孵化和幼虫的取食危害,田间虫卵量、卷叶还将进一步增加。综合前期调查分析,预计四代稻纵卷叶螟卵孵二峰出现在9月8-10日,中等-偏重发生。
3、水稻纹枯病:9月1日调查,移栽稻田平均病穴率、病株率为5.5%、1.15%,直播稻田病株率1.43%,病情较7天前小幅增长。部分未及时用药防治的田块,病斑已上升到上部功能叶片,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和灌浆结实,若忽视防治,危害将进一步加重,“冒穿”倒伏田块还将增加。
4、稻飞虱:9月1日调查,灰飞虱:一般田块平均百穴虫量35.5头,防治差的田块百穴虫量1000头以上,如不主动用药控制,水稻抽穗后灰飞虱将大量为害嫩穗而形成“霉穗”。褐飞虱:见虫田率5%,百穴虫量0.5头,田间查见成虫。褐飞虱产卵量大,若虫易聚集危害,刺吸稻株汁液,形成点状“冒穿”,虫量高时,成片倒伏,从目前虫情分析,预计四代褐飞虱中等偏轻发生。
5、白叶枯病:9月上中旬如台风暴雨增多,将促进水稻白叶枯病病菌扩展和蔓延。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四代稻纵卷叶螟、四代稻飞虱,尚未齐穗的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挑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2、施药适期:9月8-10日,已破口的田块立即用药防治稻瘟病,齐穗期(破口后5-7天)再用药防治一次。
3、药剂配方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可选用井冈·噻呋、噻呋·戊唑醇、肟菌·戊唑醇。
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三环唑、稻瘟酰胺等。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
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甲氧·茚虫威或甲维·茚虫威、四氯虫酰胺。
稻桑混栽区选用三环唑,加肟菌·戊唑醇或井冈霉素A,加稻丰散加丁虫腈混用。
对已发生白叶枯病的稻田及周边田块,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等药剂,加有机硅助剂对水连续喷雾2次。不能带露水施药,要先打未发病的水稻,最后打发病水稻。
4、施药方法:采用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公斤,使用植保无人机用水量不少于3升。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寸以上,用药后保水5-7天。添加有机硅助剂,可显著提高药剂耐雨水冲涮能力和防治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防治或兼治褐飞虱要停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不宜单用。
2、秧苗叶片有露水或雨水时勿施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操作规程,避开高温时段用药,做好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严防发生人畜中毒。
3、蚕桑地区严禁使用杀虫单、甲维盐、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阿维菌素等药剂,用药时要避免药液污染桑叶。养蜂区域禁用丁虫腈。
4、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同时稻田严禁使用对水生动物毒性大的虱螨脲、氟铃脲等药剂,以免产生事故纠纷。
5、噻呋酰胺单剂对稻曲病兼治效果差,不能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6、水稻破口抽穗后要避免使用稻瘟灵及其复配剂、苯甲•丙环唑,防止稻谷中稻瘟灵、丙环唑农残检测超标。
7、保护农田环境。农药使用后要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要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销售者。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抛入河塘中,避免污染农田环境。
8、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适期内遇阴雨天气,要抢雨隙突击用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