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20902014360824G/2022-15529 组配分类 现代农业
发布机构 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2-09-02
文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时效 有效

亭农四季(第13期)——福寿螺识别及农田区域防控和灭杀技术

亭农四季

(第13期)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291

 

福寿螺识别及农田区域防控和灭杀技术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有巨型田螺之称。福寿螺壳薄肉多,既可食用,又可做高蛋白饲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国,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在许多地区(包括上海)推广养殖。福寿螺繁殖力极强,一旦进入自然水域,给防除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适应性强,仍然在不断北移。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

一、福寿螺特征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差异,记住这四点:黄、脆、扁、大,很容易分辨出来。

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2.福寿螺壳薄较脆,螺口大,壳口无黑色框边,田螺壳口有黑色框边;

3.福寿螺椎尾较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4.福寿螺个体较田螺大。

 

 

福寿螺特征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二、福寿螺卵特征

福寿螺卵呈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

 

福寿螺卵图片


三、福寿螺防控技术

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1、农业防治:利用水旱轮作自然灭螺,旱作期1个月以上可以有效杀灭田间残留福寿螺;水稻田可在生产前期,即在螺卵盛孵期,利用幼螺抗性差的特点,稻田适当脱水露田几天,以消灭福寿螺幼螺。冬季时,可排干闲置水田,修整田埂,铲除田边杂草,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河渠道,清理畦边杂草,破坏其越冬、产卵场所。

2、物理阻隔:在水田进出水口设置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流入农田和向外扩散。

3、人工灭螺:通过在农田中人工插入木桩、竹片等方式引诱福寿螺产卵并集中铲毁。

4、药物防控:选择针对性防治药物灭杀成螺。当稻田每平方米有23头螺以上时,可选用杀螺胺、四聚乙醛等药剂开展防治,稻田附近沟渠可每亩均匀撒施茶籽饼10kg灭杀福寿螺。农田发生区域建议尽量减少用药。

5、检疫监管:加强对福寿螺的检疫监控与管理,对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或饲养,发生区防止人为向外扩散。

四、福寿螺灭杀措施

利用铲子、火钳等工具,摘下福寿螺和卵块,分开放入袋中或桶中,可交农业部门集中处理或按要求就地无害化处理。捕获的福寿螺可通过剁碎、开水烫煮或石灰水浸泡等方式灭杀后深埋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捕获的卵块可进行集中捣毁(确保每粒卵破碎)、深埋、焚烧等。

如有发现福寿螺,请与亭湖区农业农村局联系,联系电话:89880415,或与亭湖区植保植检站联系,联系电话:66871505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