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 10日,亭湖区小学英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30位学员,沐浴着导师们的关爱,怀揣着积极上进的信念,伴随着学友们的情谊,从不同的乡村赶到了盐城市文泽实验小学冠华楼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参加第四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共计2天,培训内容分别为专家讲座、网络研修、微型课观摩及活动点评等。
10月10 日上午,同时拥有英国剑桥大学ESOL中心和英国Pilgrims学院英语教学培训师资认证的英语教学高级培训师刘树旸为培育站的学员们开设了一场题为《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的讲座。刘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essential knowledge)、词汇教学法(ways of teaching vocabulary)和推荐书目(books to recommend)三部分。
在讲解基本知识前,他用“找不同”这个游戏对学员进行热身。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背靠背站定,分别描述分得的不同图片,从而发现图片中存在的不同。
简单热身过后,刘老师以“What’s in a word?”这一问题,引出单词学习的元素:意(meaning)、音(pronunciation)、形(form/spelling)、词性(part of speech)、使用(usage)、搭配(collocations)和词群(word families)。在这些元素中,刘老师重点讲解了“搭配”这一主要元素。刘老师介绍,搭配,除了固定搭配,还有动宾搭配和偏正搭配。单词教学中,如果能兼顾这些,记单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图以单词“crime”为例,讲解何为“搭配”)
接着,他让老师们挑战学习波兰语,引发教师思考:当你教英语词汇的时候,你觉得孩子们感受如何?从而引出讲座第二块内容——“怎样教新单词”。他认为新单词的教学应摈弃我们常理解的错误观点:“音”在前,“形”次之、“义”最后。单词教学应该由语境(context)开始,意(meaning)次之,音(pronunciation)紧随其后,最后,形(form/spelling)。讲解完单词教学法之后,他还推荐英语老师阅读一些书籍,如《如何通过课堂活动教语法》、《如何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成效》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刘老师的讲座,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教学理论、切身的教学经验赢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他们和刘老师频频互动,对刘老师的提问积极作答,随着刘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包袱”,深谙教学场景的他们往往爆笑不已。笑声过后,对于刘老师提出的观点,老师们或深表认同,或加以印证,或进行反思。
10月10日下午,学员们赶赴第二站——盐城市初级中学毓龙路校区科技楼二楼报告厅,聆听了《教育视界》外语教学吉祖斌主编名为《高质量英语教学论文的过程操作与发表指引》的讲座。
吉主编由一段教师白描,引出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包括“困惑中启航、书海里徜徉、沉浸于思考和勤奋才有收获”等。其次,他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高质量英语教学论文在写前阶段应如何孕育选题、提出问题、阅读文献;写中阶段应如何结合论点、谋篇布局、自觉修辞;写后阶段应如何熟悉刊物、正式投稿、配合修改等。接着,他分别针对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语等阐明了应如何注重论文写作规范。最后,他鼓励学员们马上就写、保持状态、多管齐下、瞄准发表。
整节讲座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性,学员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小声交流思考所得的只言片语,时而针对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和主编进行互动、探讨。
10月10日晚,根据当天所学,学员们针对第二天准备的微型课进行研讨。当晚他们畅所欲言,有的肯定了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的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有的表示想走进真正的课堂,一探究竟……
导师李玉霞则对学员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指导。她仔细研究了吴善香老师的教学案和PPT,发现吴老师能利用文本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利用倒叙的形式从最后的turtle与其他小动物融洽相处,再让学生去寻找以前的小乌龟是怎么样的,俩相对比,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区寻找变化的原因,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去猜测、联系新单词的词义,让学生能在阅读中结合自身感受到Tilly的变化过程,最终知道只有自己be brave,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发展,情感教育得到落实。但从PPT上来看,教师的语篇阅读过程的落实和思路还是不够太清晰,页码标注前后标准不一致,仍需注意。
针对袁瑾老师的课,她这样点评道:“袁老师从游戏non-stop talking入手,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同时利用这个环节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过渡自然。然后结合文本插图,让学生看图获得相关信息,在对文本有一定了解之后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并且把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再通过自行阅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找出答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训练方面都有帮助。在对学生初步阅读之后的让学生根据线索的reteⅠⅠ只能是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在训练难度上应该适当的降低,而且在最后加上了一个写作任务是不是恰当,都值得商榷!”
10月11日上午的主要内容为语篇整体性教学微型课观摩及交流互动,学员们聆听了来自不同学校的6位老师的微型课。本次微型课是学员们在学习亭湖区小学英语(高段)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尝试。其中,花燕、王欣、吕慧、姚群四位老师就6A unit3 Holiday fun 的不同板块进行课内的语篇整体性教学,而吴善香老师则对快乐英语阅读四上Unit7《Come out of your shell》进行了处理。
花老师执教的是本单元第一板块Story time,花老师以国庆节学生外出旅游的图片引出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旅游景点的单词教学。此环节,她还让学生说说对各景点的评价,如“The Shanghai Museum is__________.”接着,她通过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的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如听后连线、听后回答问题、看视频选择、根据首字母填空等;最后,她通过分享大量的旅游景点遭受人为破坏的图片,进行情感教育: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整节课重难点突出,生词的处理方式和设计学生表演方式尤为出彩。
第二课时(Grammar time& Fun time )的教学由王欣老师进行。首先,王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如小组竞赛,让学生根据具体描述猜测自己所去的旅游景点,从而复习本单元的词汇;根据第一板块的图片,两人一组进行提问并回答,复习本单元重点句型和课文内容等。其次,进行语法教学。此环节她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根据标注提出问题,将信封里的单词卡连成一句话再找一找哪一句和其他句子不同,从而引出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语法教学;读句子后发现动词过去式的构词规律,并让男女生在30秒内,比一比谁说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更多等。在处理Fun time时,她首先让学生说节奏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扮演Row和Amy,展开想象,进行对话,巩固语法板块的教学;最后,让学生分小组制作旅游影集完成输出。整节课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完美衔接,且详略得当,虽针对相对枯燥的语法板块,但通过有意思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员今后的第二课时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进行三课时(Sound time& Cartoon time& Cultural time )教学的是吕慧老师。她根据前期参加区高段优质课竞赛时的专业指导,为第一板块课文的相关人物——Helen 设计旁白,将三个部分有机连接,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首先,她以本单元的Holiday fun为主线引出一个场景,Mike一家在农场尽享乐趣,以Tim年龄小的特点引出Sound time的语句。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英语中祈使句和陈述句都读降调这一语言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操练;紧接着,还是通过Holiday fun这条线创设情境:下雨了,Mike一家只好回家,他们在家看了一部关于Fashion show 的动画以此巧妙导入本课cartoon time的教学。此环节,她引导学生根据主题“a fashion show”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我探索,完成高效阅读,从而解决所提问题;最后,她由Mike一家的Holiday fun的总结,过渡到文化板块,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学校假期有哪些,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这节课板块相对较多,教学内容零散,但她却能巧妙地运用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从而增强各板块之间的整体性。
执教第四课时(Checkout time & Ticking time)的是姚群老师。她的这节课先从Free talk开始,进行复习。首先,以自己的国庆假期活动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同时引导学生自然提问:How?Where?What?Did?复习本单元句型和语法点;接着,自然过渡到语音语调的复习。此环节,她还引导学生以Sam(猫) 和Bobby(鼠)进行了改编:Hey! Please get________ for me.I want ________ from the________.尤其是Sam的创编:Hey! Please get a mouse for me.I want a mouse from the house.诙谐幽默,充满童趣。最后,她引导学生针对以上复习内容进行三个维度的自我评价。而在处理Checkout time板块时,她还是通过复习展开,设计了适合高年级的写作活动,如write and talk,do exercises等,尽可能地让学生完整地输出本单元所学。整节课以复习为主,偶有创新,尤其在帮助学生输出时,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
吴善香老师从“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动物类单词,展开本课学习。然后,呈现课文最后一幅插图,说一说图片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shy。接着,引导学生通过listen and say,进一步了解故事主人公的心情走向,和故事开头的心情和性格进行对比。制造information gap(信息差),无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主人公“害羞”的具体表现出发,学习了新词hide,shell,swim away.紧随其后,吴老师抛出问题“Does Tilly want to be shy?”“How does Beth become a beautiful butterfly?”。只有深入理解了故事主人公害羞的具体表现和内心的挣扎,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地理解故事主人公的性格改变,故事主人公最终的改变也才显得理所当然。最后,引导学生评价助人者 ——Freddy and Beth,从而达成“帮助别人”的情感目标,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帮助新同桌交上朋友”的写作。吴老师的课层次分明,梯度明显,尤其注重情感副线的渗透。
10月11日下午,导师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们肯定了学员们的参与热情,执着的探索和辛勤的付出,他们还欣慰地表示,4次研修活动后,学员们取得了或多或少的进步和成长。他们期待学员们能在以后的研修活动中对话、执着、探索、进取收获自信和小小的成功。最后,培育站主持人耿妍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布置。她要求学员们在11月、12月份围绕培育站的研修主题“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英语教师语篇整体教学设计能力”各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研修培训,如同一场恰逢其时的甘霖;终生学习,将是一条永不停歇的道路。在研修平台上,滚动着的是如火的热情,流淌着的是深邃的思想,碰撞出的是智慧的火花。学习有起点,研修无尽头,期待学员们有缘相聚,交流互动,质疑释疑,碰撞思想,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越走越远……